一个班3个孩子,连导航都找不到的幼儿园是如何挺过10年的?

2019-07-26   幼儿园里无小事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勾起了大众的诗心,也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国学教育被更多家长所接受、所重视。


《周易》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时期所阅读的书、受到的教育,将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这或许也是家长们开始重视幼儿教育的原因吧。


在成都,国学幼儿园不在少数,博达幼儿园、孔子幼儿园、至善学堂......每一所都有不错的软硬件,但是我们却偏执的选择了连导航都“找不到”的致和学堂。




从我家打车过去,显示只需11分钟,我们却花了快半小时。为啥?滴滴、高德导航显示距离目的地仅几百米,却怎么也找不到,来回转了几圈才发现:三圣乡景区封路,得从一个隐蔽的土路上坡。



“尊天亲地意在环中,爱己敬人胸怀天下”门口对联传递国学精神,低调的门头,咋一看很难把它跟幼儿园联系起来。推门而入,内里小院清幽,陈设朴实。




据堂主(园长)介绍,学校创办于2009年,由于没有推广,位置又偏远,几乎没有家长知晓。开园第一年,全校仅3个朋友的小孩就读。第二年增加到5个孩子(持续了两三年),到今年23个孩子......从不知道到被接受,十年坚守真心不易。




学校整体硬件设置很一般,2层小院,空间不大,平日里孩子们轮流出来活动。楼上是中班和大班的教室,楼下是小班教室、厨房。秋千、滑梯、木房子,园区内游乐设施大多是用旧木头制作,种类不多,外形粗陋,却是孩子们的最爱。



午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




学校设置小、中、大三个班级,预计每个班级8个孩子。其中,小班2名老师,中班大班,各1名班主任+兼职科任老师。


12点左右,一个小女生拿着铜铃走了出来,举过头顶摇三下,清脆的声音在院内飘荡,我好奇的问老师“上课了吗?”老师笑了笑说:“那是吃饭的铃声”。

课程安排:

蒙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象形字与世界名画欣赏

自然、社会综合认知:适龄配课

艺术:奥尔夫音乐,能自编儿歌、幼儿创意美术、黏土、剪纸

体能:太极拳、幼儿感统训练

社会实践与劳动自理:厨艺、游学等等

英语:情景口语对话




与堂主正聊着,一个小女生兴冲冲的跑过来——请老师吃饭。见我在有礼貌的打招呼。老师介绍说,学校餐食可能跟其他幼儿园不一样,“我们只有一餐两点,希望家长能陪孩子吃吃早饭,做点小粥,创造更多亲子时刻”。


午餐很简单,阿姨做的牛肉和水果披萨。老师带我进到教室之时,孩子们正在用餐,见我进来也很有礼貌的打招呼。“真好吃!”一个奶声奶气,夹杂着满足的声音。教室真的很小,一眼就能扫描完。



院子正中间是堂屋,里面挂着孔子的画像,“一边的字画被大风挂掉了,还没来得及挂上”。老师解释说,每天早上孩子们现在这里行礼,然后会开展拉筋或游戏类的体育活动。



楼上设置有两间教室,一间图书室。图书室没有过多装饰,摆放的书籍也不多,日常孩子们会在这里练习书法、绘画、阅读。



图书室旁边是大班教室。探园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见到幼儿园小朋友的课本——《学庸论语》(全国第一套“儿童读经教育”标准教材)。据说,有的小男生,课本都换了三四次了,因为反复阅读磨损太大。




参观完楼上,我们再次回到小亭子。此时,刚才请老师吃饭的女孩又过来了,“老师,12点半了,快去吃饭吧,待会儿凉了”。老师关切的问“吃饱了吗?”小女孩没问答,只是笑了笑。“没吃饱就把老师那份也吃了吧,没关系的”......小女孩高兴的走了,一会又回来了:“我都吃了8块披萨,还是留给老师吧”。




除了诵读经典,还会有古典音乐的熏陶,但最重要的还是树立正确的国学观念。“我们的孩子,大班毕业差不多读过20000多字的诗文,但是,我们会经常提醒孩子,学习国学是来用的,而不是来与人比较,炫耀自己读过多少古文,会背多少古诗”。


国学能很好的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比如《弟子规》,能从行为上去影响孩子,如何对待物品,对待家人,对待朋友;规范行走坐卧,为人友善,约束自己,礼让他人。




"成年人觉得之乎者很深奥,但是孩子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是新鲜人,没有难易的概念,是敞开和接纳的,我们希望学习国学是以熏陶为主,让孩子们在过程中感受国学的语音语调,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同时,留给孩子更多发挥空间",老师如是说。


学习国学自然是好事,但是需不需专门找一所国学幼儿园,则需要家长自己去衡量和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