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1天前,韩国女星雪莉去世后,圈内闺蜜具荷拉在直播中泣不成声,哭着说自己一定会带着雪莉的那份努力,好好活下去。最后,还特意嘱咐大家不要担心她。
但41天后,她却选择了跟雪莉走同样的路——“据韩媒24日消息,歌手具荷拉在家中死亡。”消息一出,引爆热搜。
有媒体拍到警方上门调查的照片,发现具荷拉的家里已经摆好了圣诞树,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圣诞节的准备。
不少人感到惊讶:一个看起来充满仪式感,又曾表示会好好活下去的姑娘,怎么就想不开了?
其实,具荷拉的自杀倾向早就有迹可循。
去年9月,她因为对男友“家暴”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不少人指责她看似甜美实则蛇蝎心肠。
后来事情又发生反转,男方手握两人的私密视频,威胁她下跪,她也在网上晒出化验单,证实自己被男方打到子宫出血。最终,这场风波才以男方道歉得以平息。
这场风波看似结束了,但网友们的集体讨伐+前男友的暴力胁迫,让她身心疲惫,患上了抑郁症。
今年5月,她撑不住了,在ins上发了“再见”两个字,试图轻生。好在经纪人及时发现,才得以获救。之后她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自己会好好活下去。
当你死去,全世界才突然开始爱你,但当你死而复生,世间的恶意又会卷土重来。既然这些遭遇都没能“杀死你”,那大家一定也想看看,你的生命力究竟能承载多少苦难?
告别雪莉的那场直播,她被网友吐槽——
“既然那么难过,为什么还要做指甲?”
去世前,她在ins发的自拍,评论也是一片恶意——
“躺着赚钱就是这个意思。”
也许没有人觉得自己心怀恶意,但对处于崩溃边缘的人来说,每个字都暗藏十倍的威力。
被攻击久了,她在Ins story里写了很多消极语录:
“一句话能杀人,也能救人。”
“很痛要假装不痛,很累要假装不累。”
没有人知道,写下这些话的她,已经被压垮;也没有人知道,重新活下来的她,会再次与世界告别。
生命好像很强大,逆风翻盘是常有的事,但又好像很脆弱,不知道哪一记重拳,哪一次眼泪,就让你失去了活的勇气。
02
《死亡诗社》中,基廷长老引用过梭罗的一句话: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对于具荷拉遭遇的不幸,很多人都是看客,但她生前的种种经历,似乎离我们并不远。抑郁、家暴、语言暴力、身体出现严重状况等等,都或多或少在我们身边发生过。
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自然》的最新数据统计:在全球约3.5亿的抑郁症患者中,每天约有3000人自杀,自杀率高达15%;
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并死亡,相当于不到1分钟就有1个人猝死。今天一早又看到了高以翔不幸去世的消息,真的特别难过。
还有这几年被玩坏的“90后梗”——90后已经秃了,90后已经没有性生活了,90后步入中年危机了,长此以往,90后怕是活不下去了;
包括最近演员蒋劲夫、知名画家陈鸿(沱沱的风魔教)数次家暴女友,手段极其残忍。
抑郁、猝死、家暴,各种伤害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好好活着,成了最大的奢侈。
正如宋佳所说,当熬夜变成敬业,当拼命变成应当,当生命不再的时候,谁来保护自己?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未雨绸缪——立遗嘱。年轻人早立遗嘱不值得宣扬和鼓励,但是爱自己,爱家人,凡事讲法律的意识,值得普及。
25岁的崔文姬是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的法律专员。生日这天,她立下了遗嘱。这一决定,父母并不理解,总觉得不吉利。但崔文姬却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死亡离每个人都很近,如果意外来临,这份遗嘱至少能让自己不留遗憾。
事实上,像崔文姬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少。
之前在综艺节目《我家小俩口》中,92年的若风就找来律师立遗嘱。常年做电竞主播,经常熬夜再加上工作压力,身体状况百出,晚上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他直言自己很恐慌,很多时候都感觉自己快“死”了,所以才决定提前立遗嘱,这样一旦自己发生意外,家人也有个保障。
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范围内订立遗嘱的90后达到了236人。他们大多是工作压力大、经常出差、经常熬夜的白领以及创业人士,拥有一定的资产(其中包括虚拟资产,像虚拟金币和游戏币之类)。
他们大多数人还没结婚,所以遗嘱里把全部财产都留给了父母。
“也许这点钱没法保障父母什么,但如果我发生了什么意外,能全给到他们,至少我能安心一些。”
一张几百字的遗嘱里,包含着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我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被疾病、压力、情绪压垮,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希望这份遗嘱能替我继续爱你。
03
当然,对年轻人立遗嘱这件事,也是褒贬不一。在很多人看来,年纪轻轻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成家立业、孝敬父母,那么多该做的事还没做,就想着交代后事了,未免过得太消极。
不谈论死亡,是每个人心照不宣的约定。但这种约定,被年轻人率先打破了,他们不把死亡当忌讳,反而通过直面死亡,敬畏生命。
最近颜姐一直在追《奇葩说》,让人惊喜的是,邱晨表现得一如既往的惊艳。在最新一期【年轻人恐婚是不是病】的辩论中,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聆听,而不是被消灭。”
这让我想到她去年患病的那段经历,果然,一个与死神打过交道的人,对待内在情绪和生命都有全新的态度。
2018年3月14日,她去医院检查时,查出患有甲状腺癌。36岁的她,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她没有上演什么嚎啕大哭的戏码,而是趁着从医院回家的这段路程,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一切:跟家人和朋友交代病情,联系好医院确认手术时间,交接好全部工作。
回到家后,又为了参加第二天公司的读书报告分享会,做了几十页的PPT。
整个过程中,患癌这件事似乎只是她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处理完全部事情后,她才入院接受手术,安安心心当个病人。
没有人不怕死,但对死亡的恐惧感,恰好又是我们亲手制造的。因为我们避之不谈、视而不见,所以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以哪种方式出现。未知的才最可怕。
而邱晨之所以如此淡定,正是因为她直面死亡:
“无论是身患重病,还是我们人生当中躲不过的所有坏消息,我们只有看到它,甚至愿意谈论它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对抗它。”
出院后,邱晨改掉了多年改不掉的痼疾陋习,开始早睡早起,一小时锻炼,一小时读书,一小时静坐......
教会你珍惜生命,好好活着,这就是直面死亡的意义。
从这个层面上,再去看待年轻人立遗嘱这件事,哪里还能称之为消极呢?
对他们来说,立遗嘱也是心理层面上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写遗嘱的过程,更像是整理当下生活的过程。
颜姐也看到有年轻人说,自己根本没有财产,只有一堆要还的信用卡和花呗,拿什么立遗嘱?其实立遗嘱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财产分配,还有一个环节叫“情感录像”,这是中华遗嘱库的一项增值服务。
你想说什么?
你遇到了什么?
你正拥有着什么?
你还能做些什么?
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你留给了你爱的人,也说给了自己听。
其实每个自愿去立遗嘱的人,都比那些真正与死神交手的人要幸运得多,因为落笔、录像停止的那一刻,一切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比如好好爱自己,重新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