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举行。
没有人想到,这次比赛居然不是韩国人来恶心我们。
倒是一澳洲小伙一英国小伙,凭借着自己的恶心行为,一次又一次登顶了我国的热搜。
先是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在400 米自由泳颁奖仪式上,不愿站上领奖台。
再来是英国选手斯科特,效仿霍顿也不上台领奖。
一次又一次地被国外选手干扰,这次孙杨忍不下去了。
“真当中国人是铁憨憨是吗?”
一反中国运动员的常态。
愤怒的孙杨朝着斯科特挥拳怒吼,并且在退场时等到了斯科特,说:
“you loser,I win!”
事情发生后,NBA球员安德鲁.博古特声援了霍顿与斯科特。
“如果我和孙杨一起站上了领奖台,我就拿锤子把领奖台砸烂。”
游泳一直是白人圈地自嗨的运动项目。
在此之前,游泳一直是白人的强项与夺金点,正因如此,他们为自己能垄断这个项目而自豪。
直到一批亚洲面孔出现在领奖台上。
当朴泰桓等日韩选手夺金时,他们没有针对,毕竟日韩是由欧美扶植起来的。
可他们看到中国选手站上领奖台时,欧美人急了。
“凭什么黄种人能力压我们夺冠?”
“他们肯定是嗑药了!”
这群所谓的欧美游泳运动员,其实就是一群【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双标人士。
宽以待己
欧美人说孙杨嗑药了,那么他们就没嗑药吗?
欧美人当然不会嗑药啦,人家那叫治病,怎么能叫嗑药呢?
澳大利亚游泳队人均失眠,不得不服用“安眠药”来治疗。
治疗失眠的思诺思是一种催眠剂,可以缓解一些运动伤痛,也能起到掩盖服用兴奋剂的作用
我睡了,失眠了,有什么好说的?
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游泳队人均哮喘,选苗子时只要你有哮喘,即可破格录取。
你问我为什么他们都哮喘?因为哮喘了就可以服用哮喘药呀。
哮喘药中的沙丁胺醇和“瘦肉精”的作用相同,“信必可”中含有类固醇激素。
别误会啊,那都是哮喘药,不是兴奋剂啊。
伦敦奥运会后,一俄罗斯黑客入侵了国际反兴奋剂组织的数据库,曝光了一批运动员使用禁药名单。
其中欧美运动员占绝大多数,单单是澳大利亚游泳队,就有以下成员:
那么西方,尤其是霍顿,是怎么回应的?
“合理需求而已。”
往大的方向来说其他项目。
哪支队伍像挪威滑雪队一样,全员哮喘,一次比赛要带6000支哮喘药物参赛吗?
哪支队伍像美国体操队一样,过半数人有多动症,不得不服药治疗吗?
因为治疗多动症的哌甲酯,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有意思的是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尽管禁止了不少兴奋剂,却从来没有禁止过哮喘药等药物。
毕竟欧美人民吃的药,怎么能叫兴奋剂呢?
严以待人
当黄种人意图挑战白人时,他们就坐不住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解说拜伦.麦克唐纳在解说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时说:
That little 14 y/o from China dropped the ball baby. Too excited went out like stink and died like a pig.
翻译:那个中国的14岁小孩失误了,真开心,出场的时候臭烘烘的,像头死猪一样。
随后即便中新社记者联系加拿大官方要求道歉,但根本没有得到当事人理会。
2012年里约奥运会,叶诗文在最后100米连超五人夺冠,所花时间比罗切特还短,立刻就被国外媒体口诛笔伐。
“比咱罗切特还快?你肯定嗑药了!”
特别当叶诗文在此后迅速陨落时,更是被国外媒体(甚至国内媒体),定位“嗑药石锤”。
回到这次的领奖台风波,在斯科特的事情发生后,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文字为:
“全场观众为斯科特的行为喝彩。”
之前霍顿拒绝和孙杨合影,西方又是怎么报道的呢?
“霍顿拒绝与嗑药作弊者同台。”
其队友甚至称霍顿为“传奇”。
可是不好意思,不管你们怎么吹,孙杨还真跟你霍顿不在一个级别。
所以,该怎么样才能让霍顿之流闭嘴?
中国别赢。
不信你看他笑得多开心。
就在刚刚的男子800米决赛,孙杨第六无缘领奖台。
可,那又如何?
四天七场,总长度接近3000米,并且夺得了200与400双冠,这就是28岁的孙杨,交给我们的成绩单。
无惧他人如何诋毁,他已是传奇。
孙杨,牛逼!(发出了没文化的呐喊)
风靡一时的双黄蛋冰淇淋,为何突然全国下架?
这篇知乎斩获10W+点赞的文章告诉你答案。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双黄蛋”即可阅读
大妈:请问你是什么垃圾?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你是什么垃圾”即可阅读
仅仅在东京的一个片区,就开了28间奶茶店,每间生意都不错。
看了他们的十万种珍珠的使用方法,再也无法直视珍珠奶茶的珍珠了。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珍珠”即可阅读
咸甜二党争天下,豆花咸来豆花甜。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甜咸”即可阅读
不信你来看看。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自助餐”即可阅读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榴莲”即可阅读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打饭”即可阅读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爱豆”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