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今年将完成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立法,首推“2+2”分类法

2020-01-09   南京公安

市城市管理局官网截图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已由该市城管局起草并征求意见,正在进行相关立法程序


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箭在弦上

如何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

创新方法破解“不会分”难题

南京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有害垃圾

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在推行中,有些市民担心“四分类”太细、太麻烦、不好掌握

南京在全国首创提出“2+2”的分类方法

前面一个“2”

指居民平时产生最多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普通家庭产生的可能80%都是这两类垃圾

后面一个“2”

指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创新举措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对垃圾分类准确度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通过充分的宣传、培训,相信“不会分”的担忧会得到很好解决:

※ 物业当先锋、智能分类法、积分可兑换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 农村干湿‘两次四分法’分类收集方式

※ 全市首创大件物品‘400’预约回收热线

目前,200个现有成型小区和554个自然村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日渐融入市民生活,但实现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向更高标准看齐,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让家园更美。


推进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南京秦淮区11个街道

各选了一个小区试点“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今年,南京将继续推进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在有条件的小区配建集中投放的垃圾房等。

对于习惯了下楼就扔垃圾的市民而言,接受‘撤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协调机制必须有,即社区、物业、业委会、居民在垃圾分类前一起开一个协调会,探讨好应该怎么做,有了问题后再在一起碰头看怎么解决,形成长效协调机制。同时也要向市民灌输好‘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


强制分类后拒不整改才罚款

怎么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如何从源头减量

如何进行多部门监管

是立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草案中明确,个人不分类拟最高罚200元

强制垃圾分类展开后,提倡“教育在前、处罚在后”。如果居民一次没有做好垃圾分类,先有一个要求改正的过程,拒不改正的再采取行政处罚。

目前草案征求意见已经结束,建议稿正在上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计今年底前完成立法,届时将在全市实行强制分类


南京市城管局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南京新增垃圾分类小区700多个、单位2000多个

在农村,620多个行政村都已开展垃圾分类

全市新增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能力600吨/日以上

新增垃圾分类回收场所4万多平方米



2020年,南京将逐步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健全“回收点、回收站、回收中心”三级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推进全市及各区垃圾分类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新的处理设施建设。南京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能力也将迎来大提升,据了解,目前南京餐饮垃圾产生量每天约为750吨,2020年全市餐厨、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还将提升500吨/日以上,届时南京餐饮垃圾将实现100%资源化处置。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南京日报、交汇点新闻、紫金山新闻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