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儿子电梯“练跳高”,妈妈直夸厉害,却被小女孩怼到无话可说
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孩子这一生的"蓝图"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自己以及父母是怎样描绘的。
小朋友会因为无知而做很多过分、出格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时候家长们不来纠正小朋友,任其"撒野",是会影响到小朋友的人生的。
这不,有一个八岁的男孩儿,在电梯里"练跳高",可他妈妈却还在夸他厉害,结果被一个小女孩怼的哑口无言。
网友小李私信给我们她最近的一个经历:那天小李下班,路上很堵,好不容易到了家楼下,坐上了电梯。
当时一同乘电梯还有一对母子和一对母女。那两个孩子看起来差不多大,大概都是七八岁左右。电梯门刚子关上,那个小男孩就开始兴奋地跳了起来。
小李明显感觉到电梯晃动了一下,心里一慌,不过觉得他可能只是调皮一下就会安静了,也就没说什么。可没想到那个小男孩并没有停下,还边跳边问他妈妈他跳的高不高。
这位母亲不仅没有指责小男孩这种危险的行为,反而夸奖他很有活力。这时小李有些看不下去了,刚要"伸张正义",就听到电梯里另一个小女孩开口说"哥哥,你跳得可真高,跳的再高点就可以把我们和电梯一起跳得掉下去了!"
那个小男孩听了这话一时不知该怎么反应,就安静下来了,而他妈妈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站在那说不出话来。电梯到了他们所住的楼层就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小李看到这一幕,默默地给在心里给小女孩点了个赞。同时感叹道"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小朋友的影响真的太不同了!"
现在"熊孩子"越来越多,不管是商场里、飞机上还是地铁里,总是能在公共场所见到调皮捣蛋、干扰其他人的小朋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长们教育小朋友的方式或是理念有问题。那么,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变成"熊孩子"呢?
第一点,以身作则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平时要求小朋友已经很严格了,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可小朋友就是不长记性,还是总犯,作为家长也是很无奈啊!
其实,有这种情况的家长们,也许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是否是要求了孩子要做到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做到。
我有一位朋友,平时严格地控制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但孩子在家的时候,他自己也会长时间地看电视。
这就引起了孩子的不满,有一天这位朋友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在偷偷玩手机。朋友一下子就生气了,狠狠地打了孩子。可孩子却不服气,冲着他喊"凭什么你能看那么久电视,我却不能!"
听了孩子的话,他似乎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里,后来就和孩子约定,双方每天分别可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并互相监督。
没过多久,朋友发现孩子非常自觉,也并没有那么沉迷于电子产品了。而自己也多了时间去陪孩子,也有时间去读读书来丰富自己。
所以,不管再多再好的育儿方法,都抵不过家长们自己做的好有效。
第二点,多和小朋友交流
有的家长在孩子淘气的时候,会直接骂孩子,甚至是打他。但是,这样会伤害小朋友的心灵。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在那么多人面前打孩子,孩子会非常的没有面子。那幺小朋友会为了让自己"有面子",而跟家长唱反调。
这时候即便是孩子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但也并不会妥协。所以,这时候家长们应该在只有自己和孩子的环境下,跟小朋友去交流这件事,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对,应该要怎样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去认真听爸爸妈妈说话的内容,就会改正错误。
当然,不打骂孩子并不代表可以溺爱他,千万不要对孩子过分的行为选择忽视,这样只会让孩子以后越来越"放肆"。
小朋友的本质都是好的,只是有些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当他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孩子就觉得自己做得多,如果爸爸妈妈批评了自己,那么就说明这件事不应该做。
因此,父母对于孩子做错事时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严于律己,同时严格要求孩子,用最合适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大家面对"熊孩子"都是怎么处理的呢?一起在下面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