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000篇“普陀战疫”新闻,哪个瞬间最让你难忘……

2020-03-17   上海普陀发布

自2020年1月20日上海市发现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确诊病例以来,“抗击疫情”就成为了普陀百姓的“热议词”,也几乎每日雄霸普陀新闻的“热搜榜”。千里援鄂、医疗救治、一线防控、复工复产、志愿接力……“普陀抗疫”故事每天上演,普陀人民在这场“战疫”中所展现的前所未有的信念和决心令人动容。截至3月16日,“普陀战疫”新闻已在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刊发、转载超过10000篇。通过下面这11个新闻事件,一起回忆我们“共同战疫”的那些瞬间……普陀加油!上海加油!

一、最坚定的爷爷

国家召唤使命必达!上海援鄂医疗队中有个“爷爷”辈队员(人民网)

退伍“爷爷”医生援鄂:你们孩子小,我去最合适(东方网)

普陀区中心医院王雄彪主任,是一位“爷爷”辈的医生,在得知武汉需要医疗队员时,立即取消回家探亲的计划,悄悄把科室其他成员名单替换下来,毅然跟随着上海大部队前往武汉开展支援。大家问起原因时,他淡淡地说“我已经做爷爷了,你们的孩子还小需要照顾,父母年纪也大多陪陪他们,我去最合适”。王雄彪被安排在武汉三院开展工作,他每天上午7点前到医院进行换装等准备,8点准时参加交班,下午5点离开病房,晚上进行当天工作的汇报与总结,对进一步的工作开展讨论,每天的工作持续12小时之久,并且随着疫情的发展,没有休息日。王雄彪说,国家危难关头,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强信心、顽强拼搏,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最“泪目”的故事

连续15晚他都睡在车里,随身行囊里装的是这个……(新民)

连续15天每晚他都睡在车里,随身行囊里装的竟是这个……(网易新闻)

胡晓华是桃浦镇南李苑小区物业经理,分管南李苑843弄和895弄两个小区,为了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对返沪人员进入小区实施严格管控,他从大年初四开始24小时值守,为了能以最快速度往来两个小区之间,他干脆把私家车停在间距两个小区50米当中的铁路桥下,晚上下班后直接坐在车里,看见哪个小区有返沪人员,就直接飞奔过去,协助保安一起填写表格,累了就在车上小眯一会。随身带着的行囊里,只放了妻子特地为他准备的10套替换内衣裤。

三、最“硬核”的出征

普陀区机关干部“硬核出征”全力增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民网)

“疫”线党旗飘扬——上海普陀区近千名机关干部争当疫情防控“排头兵”(光明日报)

自1月30日“出征号角”吹响,上海市普陀区级机关干部立刻闻声出动,主动请缨下沉社区,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截至2月22日,累计派出16005人次,其中处级及以上干部1542人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风雨中的坚守,只为了那一份责任、那一颗初心。

四、最“国际范”的志愿者

陆海燕——阿尔巴尼亚来的“战疫”志愿者(央广)

疫情志愿者中的老外阿尔巴尼亚姑娘陆海燕(人民网)

陆海燕来自“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主动报名参加道口支援志愿服务,在道口负责测温,以及车辆和人员的信息排查工作。刚刚20岁的她,执行起任务来毫不含糊,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尽量不吃不喝,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结束了道口值班的任务,陆海燕又以小区志愿者的身份连续三天在自己居住地小区当起了“守门人”,坚持“逢人必测”的原则,对每一位外出归来的居民测量体温,虽然简单,但丝毫不松懈。

五、最美的照片

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儿出院,她在医院的17天是怎么过的(澎湃)

7月龄的患病宝宝出院了!宝宝妈妈说:“你们都把她喂胖了”(上海发布)

仅7个月大的宝宝(化名齐齐)于2月3日确诊患上新冠肺炎,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负压房间隔离治疗。经过儿科医院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齐齐连续2次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阴性,已达到出院标准,于2月20日上午正式出院。

六、最动人的声音

【走心金句】“你在一线战‘疫’,我们在后方助力”(学习强国)

《见字如面·特别制作》第7期:上海学生致信援鄂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腾讯)

1月27日大年初三,普陀区人民医院外科专科护士杜丽平辞别家人,踏上支援武汉的列车。杜丽平的儿子王玮豪虽然年幼,但已懂得体谅妈妈工作的辛苦,杜丽平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日子,王玮豪自觉做好爸爸、奶奶的小帮手,帮家里分担了不少家务。王玮豪从来没有跟妈妈分别这么久,总是忍不住想妈妈,但又不敢去打扰,于是就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思念之情,让在一线抗“疫”的妈妈放心。“我爱你妈妈,我希望你能快点安全回家,我需要你的陪伴,我会一直默默为你加油,相信你和你的同事能胜利凯旋,中国一定能战胜疫情。当你归来时,我和爸爸一起去接你。妈妈加油!”

七、最暖心的复工

95岁独居老人终于不用再吃超市盒饭,这个街道送餐服务全面启动(上观)

抗疫在社区|社区老年食堂恢复送餐服务送餐车重装出发为老人送上热乎的饭菜(新民)

受到疫情的影响,春节后,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梅岭南片区老年食堂的外送和堂吃都暂停对外服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吃饭犯了难。2月上旬,得知商铺可以申请复工备案,曹杨新村街道社区服务办就积极与供餐单位多次协商沟通,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和送餐员抓紧到位,取得复工证明材料,并于市场监管所登记备案,从3月1日起恢复“刚需”老人的送餐服务。

八、最接地气的减负

13张统计表精简到3上海普陀让基层“轻装上阵”投入防疫一线(新华社)

13类表格并成3张,社区专心做防控(上观)

为了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不被过多的“数据报表”所困,腾出更多精力奋战疫情防治的第一线,上海市普陀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近日明确,对各单位下达的13类表格予以优化及归并,仅保留3份基础数据母表并予以改进。保留的3份基础母表分别为《各街镇排摸一省十市返沪人员信息表》《XX街道镇新型肺炎社区防控数据统计表(日报)(楼宇园区)》《全区口罩预约购买户数统计表》,分别对应人员信息排查、场所防控排查和口罩统计数据。

九、最“干货满满”的政策

普陀出台企业扶持政策,与中小企业共同战“疫”!(新华网)

重点已划!减免房租、税收优惠、协调防疫物资……普陀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十二条!(文汇)

普陀区在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同时,为加大力度支持本区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共渡难关、持续发展,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企业融资支持、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制订出台了《普陀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

十、最特殊的订购会

“订货会能举行,让我们对今年很有信心”(人民日报)

视频|帮忙追踪:特殊时期订货会防疫措施做到位(看看新闻)

沙驰服饰秋冬季新款订货会顺利举行,防疫招商两不误,既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又推动了区域经济恢复发展,给出了一套“疫”线发力助企业的“标杆式”解决方案。参会人员依次戴口罩进场、测温,符合条件者方可进入订货会内场,内场分三大展示区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会人员保持着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有序看货、订货。

十一、最温暖的春色

开启“云赏花”模式!普陀这片“大好春光”在你家附近吗?

这10000篇“普陀战疫”新闻,哪个瞬间最让你难忘……

近日,万里街道的富平路成了一条梦幻“花道”,80多棵玉兰树上开满了洁白的花朵,远远望去,就像一大片美丽浮云。

春来了,花开了,阴霾散了,希望这抹春色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福利时间

文末互动留言:

看了这么多篇新闻

一篇最打动你?

哪个瞬间最让你难忘呢?

快来留言告诉我们吧!

小编将在3月20日(周五)下午16:00

随机抽取20名粉丝

每人送出50元话费

资料来源:区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谢雨洁、杨军慧

太暖心!普陀小微企业竟能享受这种待遇

普陀公园开园首个双休日现场啥情况?

万元现金散落普陀这个地铁站,最终……

警惕这些成瘾坏习惯“偷袭”你的健康!

普陀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