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家,我忙到都没时间打理自己。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却吃力还不讨好?老公嫌弃我是黄脸婆,孩子也抱怨我管太多。”最近,朋友小林和我哭诉。
我答道:“正因为你付出得太多了。”
这样的困扰并非个例。从《基于性别的家庭内部分工研究》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在夫妻共同工作的前提下,妻子仍然承担家庭中大部分或全部家务,妻子做家务的比例高于72.0% ,丈夫负担的家务则均低于16.0%。
女人越是大包大揽,丈夫和孩子越不会体恤。中国女人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当甩手掌柜。
01
妻子越示弱,丈夫越能干
综艺《做家务的男人》中,出现了一组对照组:魏大勋父子和袁弘。
魏大勋家是中国的传统家庭:妈妈像个永动机一样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买菜、做饭、拖地等;而魏大勋父子则在沙发上玩“花式瘫”,除了吃就是躺。魏大勋自评:“咱俩,猪一模一样。”
对此,张歆艺一语道破天机:“男人的懒就是被勤劳的女人惯的。”
在她家中,情形相反:清晨六点,袁弘早起做早饭,孩子一哭立刻去哄,让老婆多睡会;老婆起床吃早餐,他则在一旁给孩子喂奶,自己最后吃饭,饭后自觉洗碗。
对此,女嘉宾们十分羡慕,张歆艺却说:“这不是一个男人的标配吗?”是啊,为什么女人做家务就是天经地义,而男人做家务就会被大肆夸赞呢?既然夫妻共同养家赚钱,为什么不能一起分担家务呢?
当然,这需要女人的智慧——比如张歆艺懂示弱、会撒娇:“老公,我脖子痛。”“老公,主要是我不想动。”
同时,她特别会欣赏和赞美丈夫:袁弘有道菜味道有点怪,张歆艺没有抱怨反而大口吃不停,说:“越吃越好吃……吃你做的菜,感觉很幸福。”袁弘听了一脸得意。
作家李尚龙说:“内心强大的聪明女孩,一定会示弱。”
通过示弱和鼓励,让丈夫参与家务,丈夫才能更加体谅妻子。妻子越示弱,丈夫才会越能干。
02
妈妈越偷懒,孩子越独立
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为孩子倾其所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好好准备高考,她辞去好工作陪读;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亲自辅导学习。但她管得“太多”了:打造玻璃书房监视孩子,逼孩子吃不喜欢吃的营养品,不让孩子报考心仪的学校……终于,孩子不堪重负地怒吼:“妈妈,我讨厌你!”
那一幕出现时,电视里的宋倩哭了,荧屏前的许多妈妈也哭了:明明是对孩子的厚爱,在孩子眼里怎么变成了“迫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失去自由,不能成人。过分的“母爱”会让孩子失去选择的自由和成长的机会。父母放手,孩子才有机会真正成长。比起吃力不讨好的妈妈,不妨学会做个“偷懒”的妈妈。
在《小欢喜》中,海清也是个爱操心的妈妈;现实中,她却十分“偷懒”。在儿子4岁时,别的妈妈还在“伺候”孩子,她却开始“使唤”孩子: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上下学,做简单的家务、帮妈妈拎包等。孩子长大了,别的妈妈忙着辅导孩子,她却让孩子“教”自己:“帮帮我吧,我数学不好,英文不好,还没学过物理化学。”
结果,“偷懒”的妈妈教出“勤快”的孩子:她孩子很会照顾人,旅游时帮妈妈推行李和洗袜子;学习自觉,没做完作业就不会去玩;会感恩,希望长大后可以做妈妈的“大白”。
妈妈在生活上“偷懒”,孩子才有机会自理自强;在辅导上“偷懒”,孩子才有机会自主学习;妈妈越“偷懒”,孩子越独立。
03
空出的时间
多爱自己一点
或许有人会困惑:我生活的重心就是丈夫和孩子,闲下来不知道做什么好?
对于女人而言,家庭固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珍宝之一,但绝对不能成为唯一。如果女人精神上完全依赖着丈夫或孩子,那么生活该多么被动——哪天丈夫变心或孩子远行,生活该怎么继续?
请永远记得:这一辈子,我们陪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生活再忙再累,都要空出时间留给自己,爱护自己,经营自己。
近日,佟大为网络上发了一张和妻子关悦的亲密合照,纪念12年的幸福婚姻。照片中,关悦美丽动人,仿佛看不到岁月的痕迹,网友十分羡慕。其实,与其羡慕关悦找到“对的人”,不如学习关悦“做了对的事”——爱自己。
结婚时,她和佟大为就约定好:给她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婚后,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佟大为外出拍戏时,她则负责照料家庭;丈夫在家时,就由丈夫做家务、接送孩子;每年寒暑假,丈夫会单独带孩子外出旅行,她则享受独处。
她忙里偷闲,发展自己的爱好,如瑜伽、插花、烘焙……她不仅享受生活,也追求成长。如今,关悦不仅拥有双硕士学位,还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
佟大为对妻子满是敬佩,称她是自己身后强大的支持。
纪伯伦说:婚姻是两个相爱的强者同舟共济,以便一起战胜岁月征途上的风风雨雨。女人,只有精神独立,才能赢得尊敬,享受平等的爱。
这一生中,我们需要演好许多角色:女儿、员工、妻子、母亲……但千万别忘了最重要的角色——自己!
婚姻中学会示弱,育儿中懂得偷懒,多留点时间爱自己,学会做个“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