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土岗的“袖珍小学”,有一位“保姆校长”

2019-10-18     延川快讯

延川权威发布丨服务百姓生活

“2003年学校学生最多有400多名学生,2013年农民工进城打工,学生大面积流失去了城里,到今年仅剩下六名学生,两个老师,随时面临停办的风险。我说那怎么行,小孩子要读书啊,就算只剩一名学生,就是希望,就要坚守在这里,认真教下去。”

在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镇土岗小学里,今年57岁的郭生俊既是校长也是两名教师之一,他向记者讲起扎根山区小学37年的从教经历时感慨不已,不仅教授孩子们文化知识,还充当保姆、杂工等角色,全权负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土岗小学位于延川县乾坤湾镇镇政府一公里处,与县城相隔近40公里,是全镇唯一的一所小学。乾坤湾镇未改名前叫土岗乡,土岗小学的校名一直沿用至今。走进校园,10孔二层窑洞与8间平房围成的院子里,有两个菜园子,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仍稀疏地挂在枝头。如今学校仅剩六名学生,空余的校舍部分提供给了当地派出所民警使用。一间教室、两间办公室、一间厨房和一个不大的院子,组成了学校的全部。

郭生俊1982年参加工作,就开始了自己长达37年的教书生涯。先前在土岗中学任教,到2003年开始任土岗小学校长兼老师,在这所小学一干就是16年,毫无怨言。本可以安心“内退”的他,担心没人照顾这些孩子,继续选择留在学校。“当时的教育局局长告诉我说,‘老郭啊,你这一走,这些孩子可就没人愿意管了,学校可能就办不成了’,我听了赶紧说那可不行,我留下吧,不能让孩子失去上学的地方。”郭生俊告诉记者,当时学生比现在还多,如果办不成学,那这些学生随时可能面临没学可上的艰难境地。

乾坤湾镇外出务工人口多,留在当地的多是老人和儿童。郭生俊告诉记者,如今剩下的六名学生均患有智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脑萎缩等疾病,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为了帮助他们成长,郭生俊和刘风兰两人轮流当厨师为孩子做饭,还得打扫卫生、洗衣服、洗头洗澡、送孩子回家……当起了孩子们的“专业保姆”。

“郭老师很忙。”这是孩子们对郭生俊最深的印象。每天早晨五六点,他已经开始打扫院落;临近中午时要为孩子们准备午饭;下午放学,有些干农活的家长没时间接孩子的时候他也会帮忙送到家,最远的要走十多公里路。

“郭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很上心,不仅认真教书,还很认真地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这一份坚守,也是对学生的一份负责。”两名老师之一的刘风兰告诉记者,来到这所学校两年半,看到兢兢业业的郭老师,也坚定了自己继续留下任教的决心。

六个孩子里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一个18岁患有先天性脑萎缩,身高和七八岁的孩子无异,这里的孩子由于疾病、家庭等因素,性格有很大缺陷,导致难以管教,却能和郭生俊其乐融融,如若父子。能和有性格缺陷、难以管教的孩子打成一片,郭生俊也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孩子们现在甚至没办法从1数到100,用扑克牌等这些有意思的事物吸引他们学会识字、数数和一些生活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效果更好。”扑克牌成了郭生俊手中的“算数牌”,古诗词成了孩子们的“歌曲库”,课本上的内容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可能不如一次课外活动。

想到土岗小学的现状,自己即将到了退休的年龄,郭生俊也有自己的担忧和希望,就是希望学校还在办的时候能来一些年轻教师延续教学。在采访的最后郭生俊告诉记者,在这所学校待了十六七年,有了很深的感情,待的时间越久,也愈加不想离开。

总编:杨美蓉

责编:刘小艺丨编辑:曹苗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6ug3G0BMH2_cNUg-a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