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名武将,不仅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更要有文韬武略,如此才能成就大业。古往今来,不乏文武兼备的武将。他们的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俗话说,字如其人,从他们的书法中便可见一斑。
四朝开济,公忠天鉴老臣心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他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才大而谦,气宏而凝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陈化成(1776年—1842年),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他在鸦片战争中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
独奉圣朝朔,来开盘古荒
郑成功(1624年-1662年),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清军攻入江南后,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1601年—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顺天府大兴人,祖籍河南开封。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为崇祯时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高宗追谥为“忠正”。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明朝末年蓟辽督师。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后因奸人陷害被凌迟处死。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后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从容就义。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蜀之诸将,惟飞最雄
张飞(?-221年),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历史上的张飞不仅勇冠三军,而且还是一位大书法家。《画髓元诠》记载他“喜画美人,善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