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缺乏主见?
1.主要原因还是家长的包办思想。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或者对孩子的引导,一般家长会把要求规定得很明确,这样就限制了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同时也限制了孩子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剩下的孩子只是在执行家长的计划与安排。
2.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
因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比较少,或者沟通的方式不恰当,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也会导致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问题处理过于粗暴,这样会直接与孩子造成沟通上的隔阂,孩子甚至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避免自己会遭到挨吵或者被批评。
3. 孩子盲目的模仿。
一般人都具有盲从性,这是人心理对于安全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所以,孩子在没有自己思维的情况下,极易形成盲从的性格。比如孩子在班里跟着大家一起举手,对于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敢表达。或者自己不知道做什么,看到别人做,自己也跟着做,但是没有一点目的性。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有主见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孩子一出生就是全家的掌上明珠这本没错,导致很多孩子本来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全部被家长包揽了,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见。
聪明的家长,应该让孩子适当的参与家里的劳动或者小决策,平时摔着了让他自己爬起来,玩耍中遇到小困难尽量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帮助他引导一起解决,从小让孩子培养思考、学习的好习惯。
2、少一点训斥、多一点鼓励
任何时候,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是父母一定要多鼓励,少训斥,就算错了也要先鼓励这种精神,再引导孩子一起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做,让孩子知道,不管对与错,只要做了,爸爸妈妈就会高兴喜欢,这样孩子才能够勇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自己能判断和选择,做事才能越来越有主见。
3、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家小朋友也想玩孩子手上的玩具,可能很多父母就会劝孩子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之类的道德绑架,但其实聪明的父母这时候可以蹲下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玩具,是你和某某(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事,要不要给他玩,你自己决定”。这时候孩子往往会主动和别人分享他的玩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是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都是很大。
现在小孩都特别聪明,是父母自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但其实在平时生活中,父母的每一个举措,每一个决定,甚至每一个动作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只有在生活中多注意这些细节,凡事尽量让孩子参与其中,从小养成自信、思考、有主见的行为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文章对很多家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收藏、转发,评论交流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