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用过的毛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成仿吾由于长期受疟疾病痛的折磨,体质十分虚弱,组织上准备让他留在苏区,中央组织部长李维汉为此征求这个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的意见。他说:“我脚走得惯,身体吃得消,可以随军转移,让我走吧!”于是他和谢觉哉、董必武、徐特立、蔡畅等人分配到了一个特殊的连队——中央机关纵队干部休养连。
10月中旬的一天,成仿吾和中央机关纵队干部休养连的同志们在瑞金整装待发,每人带着一床毯子、一袋干粮和一个挂包,里面装着几件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品,腰间别着一个茶缸或者饭碗,手持一杆红缨枪,沿着地面上的“红星”路标行进。他们告别瑞金,告别了路边含泪相送的乡亲,开始不分昼夜的行军,冲破敌人一道道封锁线。
长征途中,由于环境恶劣、气候多变,行军十分艰难。刚刚还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顷刻间就会浓云密布、狂风大作,上午还是月朗星稀、和风习习,下午可能暴雨倾盆、风雪交加。成仿吾由于缺乏料理生活的能力,只带了一床薄薄的毛毯,夜晚宿营时,呼啸的北风吹来令人感到阵阵寒意。
一天,一名红军战士见瘦弱的成仿吾所带的那条毛毯十分单薄,便来到成仿吾身边说:首长,我背的厚毛毯太重了,想换您的薄毛毯。成仿吾见红军战士大汗淋漓,便和蔼地说:累坏了吧?来,我跟你换着背。红军战士背着和成仿吾交换的毯子飞快地向前跑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于是,这条厚毛毯伴随成仿吾走过雪山草地,经历过风霜雪雨和凄冷长夜,也时刻温暖着成仿吾的心。
1935年10月,红军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成仿吾便迫不及待地到处打听那名战士,却得知这名红军战士已经在过草地时牺牲了。成仿吾顿时泪流满面,仰天长叹说:他是为了保护我啊!说着便朝草地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2004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这条毛毯有幸成为10件“国宝”之一,作为一级文物,经国家文物局“特批”参展,被摆在了展台上,无声诉说着当年长征成仿吾与红军战士的生死情谊,告诫我们不能忘记长征,不能忘记伟大的长征精神,要把长征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