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民杨晓芬家中,80后妈妈杨晓芳准备了一桌子各色各样的美食等待孩子期中考试回来。饭桌上有蜜汁木瓜、玉米炒虾仁、清炒西兰花等,搭配主食紫米饭,营养科学、秀色可餐,很多南方水果、蔬菜也悄然出现在普通市民的餐桌上。“一个麻花加两个鸡蛋”象征着“100分”,是当时80后小时候父母只能在考试前给孩子们准备的“高配”营养餐,已成为80后集体的回忆。
市民 杨小芬:“今天正好是孩子考试嘛,然后做的比较丰盛,我们小时候妈妈煮个鸡蛋,做个麻花,希望我们能考个100分,能考个好成绩,现在呢,食物比较丰富,也比较全面,想吃啥就有啥。”
民以食为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百姓没有多大奢求,讲的是吃饱就行,膳食结构十分单一,主要以主食消费为主。那时市民购粮全凭粮本儿,大米白面限量,秋菜年年是“老三样”——萝卜、土豆、白菜。冬天很少见到青菜,那个年代,食物匮乏,过年前,在家里的炕头,用盆生一盆绿豆芽。招待客人,炒肉拉面条算是高档待客菜肴。
40年前,民勤老百姓外出吃饭的次数极少,那时候“下馆子”对一般市民而言确实是件很奢侈的事。到现在,随着收入提高和生活观念转变,大家有事没事喜欢下馆子、聚一聚,在外饮食消费比重明显上升。
市民 闫忠仕:“以前,想吃肉了,只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宰个羊吃上一顿,家里条件不行,一年到头基本上不下馆子,现在哪天想吃羊肉就能吃上,到周末、逢年过节的儿女们带到饭馆,各种各样的美食,见都没见过的,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在民勤,有一种受到市民几十年经久不衰喜爱的食品,乃至在各种特色美食逐鹿民勤餐饮市场的情况下,这道饮食依然被称为民勤的‘市吃’,这就是民勤羊肉。独特的沙漠气候与玉米秸秆、茴香秸秆等优质天然饲草造就了民勤羊肉独特的醇香,具有无腥无膻、不肥不腻、软硬适中、鲜美可口的品质。
阳春羊肉馆 负责人 彭海英:“我们民勤羊肉做法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盛名的还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我们所用的羊肉都是来自农户家饲养的,每天来我们店品尝羊肉的有百余名顾客,我们店经营11年来,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今年9月份,“苏武沙羊美食街”开街运营,县内外游客有了一饱民勤美食口福的好去处,为全县打造了夜间经济发展新亮点,开辟了全县 “美食新天地”。
市民 赵玉琳:“我们一家子今天过来,找得吃这里的好吃的,感受一下这里的气氛,这里非常热闹,也喜庆,好吃的也特别多。”
民勤美食经营户 王丽萍:“我们是经过人社局培训,来自己创业的,我们主要卖清汤羊肉,民勤特色的清汤羊肉也特别好吃,也非常新鲜。”
而民勤羊肉只是我县广大市民餐饮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现如今人们早已告别只能填饱肚子的年代,取而代之的是“吃好、吃精、吃出营养健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新宠。
民勤饮食从无到有,从解决温饱到享受高档美食,历经70年来,变化巨大。目前,全县有784家餐饮企业,分布在城区与18个乡镇之中,既丰富了餐饮文化,激发了餐饮市场活力,成了民勤的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 聂兵远 陈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