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人都羡慕福利好、地位稳、没有下岗失业之忧的公务员职业,很多人为了进入编制体系挤破了脑袋,只为了求一世的安稳。
现在,让我们把时光机往后调整40年,回到1980年左右,八十年代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你还记得吗?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中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就是围在院子里下象棋;
那时候的大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
那时候的10块钱,足够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也才几毛钱一斤。
你还记得那时候最火、最被大家羡慕的职业是什么吗?记得那个时候,有四大职业被公认为“金饭碗”,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了吧,有一些职业现在已经消失了。
在80年代左右,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国内一片百废待兴,物资自然也十分有限。所以便产生了粮票、肉票等等,老百姓必须要有“票”才能买到这些东西。当时便诞生了一个金饭碗职业——供销社售货员。
在当时,做这个工作的人,可以说是非常有底气了,简直高人一等,据说每个月还有一定的粮票和肉票补贴,一般来说还每月可以有很大的富余。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悄然淡化了,所谓的供销社逐渐被许多的小卖部或者批发商所取代。现在售货员这个职业满大街都是,不仅没有从前供销社售货员那些福利,还得在受辱的时候对顾客保持微笑,毕竟现在顾客才是上帝啊,时代真的不同了。
1980年,全国的汽车总数仅有一百多万辆。所以那时候,要是会开车,不仅待遇高(一般是正常员工的2倍),而且还非常光荣,是受人崇敬职业。
毕竟当时学开车是非常不容易的,学出来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好了。有一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网友说:那个时候学开车,先要从修车学起。会换公交,卡车轮胎,能摇把启动汽车,会拆卸组装发动机。 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学车时间2-4年。记得小时候看到师傅就是坐副驾驶座,手里一根大约一米长的棍子,处理不好要挨打的。
在这样的严厉教学下,那个时候谁家要是出了个司机,真的是一件非常争光的事情。而现在,无论是网约车、出租车,还是公交车、货车,这些司机早就不被人们看得上了。
毕竟现在学车,最快一个月左右就能考到驾照,而且还不是一对一教学,会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司机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了。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电影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一种常见休闲方式,一场普通电影的电影票通过手机软件买下来也就几十块钱,而且还有2D、3D、4D等多样化的选择。另外,现在电影院大多数是全面自动化了,完全是智能管理与放映,并不需要人工去过多的操作。
但是40年前可不同,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没有电视,“看电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儿,要是村里收到了放映电影的消息,全村的人都会早早的搬着小板凳在空旷的地方提前等待,有时候人太多,来得晚了,只能在电影幕布的后面站着看,其实也别有一番乐趣。
所以,那个时候的电影放映员属于高技术人员了,不仅工资高,还非常受尊重与小孩子崇拜。
你是否也时常怀念那个快乐来得很简单的80年代呢?
对于以上三种曾经的“金饭碗”职业,你还有印象吗?欢迎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