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气味能辨别"百岁老人"?
阻碍男性"长命百岁"的竟是"蛋蛋(睾丸)"?
二甲双胍在长寿科研中无往不利,被推上神坛,可用不对反倒会短寿!
犀利酸辣的文风,辅以大量的药理学、生物学分析及国际一手科研论文资料整合,国内第一家抗衰老科普平台"时光派"公众号于2018年创立,由复旦医药生物学本硕、华科博士等人组成,科普最新抗衰老资讯,专捶不良商家虚假宣传,从物质出发以科研之名向抗衰老保健品市场发问。
笔耕不辍,精心运作一年多,微信公众号粉丝涨至3000多,单篇阅读量均值维持在500左右,粉丝震惊、感动之余表示担忧:这能活下去吗?
全国首家抗衰老科普平台的"克制与不克制"
1月20日,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显示,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以中老年人消费为主,这些产品多以"改善老年症状""抗衰老"为主,其中55岁以上保健品消费占比超50%。且中国保健品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增速高达4-6个百分点,与不断深化的老龄化趋势"齐头并进"。
老年人市场巨大,吸引了不少非法"掘金者"入局,脑白金、权健、家里老人退休金被骗等事件也由此接二连三发生。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市场上找不到任何专业的"抗衰老科普"平台,更别提从学术科研层面击溃谣言,提得最多的仅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心情愉悦能长寿"等泛泛之谈的理论。
在此背景下,华科刘博士认为,时光派作为全国首家抗衰老科普平台,将一个个被商家"神化"了的抗衰老物质"立体化",能帮助避坑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乱象。比如粉丝被红酒卖家种草"白藜芦醇能延年益寿",进入时光派公众号搜索"白藜芦醇",就能看到许多与其相关的报道,随便看几篇就能明白这东西虽能激活长寿信号通路,可代谢利用率低,大量服用有害健康。刘博士表示"谣言止于智者"它最大的天敌就是科学,而时光派则是前沿抗衰老科学的聚集地。
因此,有人认为时光派是"克制与不克制"并存的平台:不克制的是时光派犀利的市场洞察力和行文风格,克制的却是其平台宣传。时光派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坚持不做口水文,不硬蹭热点来涨粉,虽然读者少但他们看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有充足的科研依据,"抗打击力十足"。目前平台的策略是继续把与衰老、寿命相关的知识点都写透铺开,之后再考虑其他的。时光派的克制和专业,正是专业抗衰老科普平台构建信任的基础。
站到利益团体对立面,粉丝表示担忧
时光派在运营的一年多时间里,写过多种类所谓的"抗衰老"物质辟谣科普文(仅针对物质,不提品牌),让一部分粉丝成功避坑的同时,也因站到了"掘金者"对立面而引来了不少仇视,部分粉丝甚至担心被"搞"。时光派表示,的确收到部分商家"质疑",但这是好事,说明戳到他们痛点了。
辟谣之外,时光派的另一大工作重心在于追踪最前沿的抗衰老科研资讯。在他们看来,人类有能力对抗衰老,长命百岁可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如前不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临床实验网站clinicaltrials披露的"逆转人类衰老20年的临床试验",时光派第一时间与美国该项研究的科学家取得联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时光派一方面是帮助读者鉴定市面上各式抗衰老方法是否有科学依据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也是追踪并解读国际最前沿的抗衰老科研成果,帮助国内读者了解前沿资讯的直接窗口。
然而,公众号粉丝量太少,在一部分人看来,似乎是时光派的最大困扰。目前时光派仅有3000粉丝量,500左右的阅读量,或"难以为继",甚至面临运作不下去倒闭的风险,届时市场上将不再存在专业抗衰老科普平台。
对于外界疑虑,时光派表示,平台的粉丝与阅读量比例已远超微信公众号平均水平,在3000粉丝中,单篇1000的推文也有不少,粉丝活跃度介于1/6-1/3之间,虽然涨粉慢但几乎从不掉粉。且目前已拿到融资,至少还能再撑3-5年,"倒闭"几乎不可能,只会越来越大,有信心从第一家做成最大一家。
事实上,时光派已经得到官方认可,在12月底的"第二届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中,时光派被选为理事单位。
据了解,虽时光派目前打通的只有微信公众号矩阵,可其官网、APP都进入了孵化阶段,也正在做高等人才扩充,未来有潜力赶在深度老龄化之前"壮大规模",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立体的抗衰老知识。时光派表示,如果有合适机会,或将与一些头部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真正有用的抗衰老药物(是药,而非保健品)。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人类不再默默接受命运审判,像以往那样对生老病死无动于衷。包括科学家乃至部分普通人都坚信,如果得到恰当干预的话,长命百岁有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