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讲,德国小型巡洋舰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相对于设计航速均绰绰有余,实际能够达到远远高于设计值的航速,这是其显著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海军对攻势布雷作战并不十分热衷。在巡洋舰型舰体上能够搭载水雷并具有布雷装置的高速布雷舰只有按照1904年~1905年计划而于1907年、1908年建成的两艘鹦鹉螺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提高布雷舰的重要性,为此德国海军于1916年建造了两艘绿头蝇级布雷巡洋舰。上述两级最初都是作为布雷舰建造的,而后才将类别变更为布雷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海军巡洋舰的实力为大型巡洋舰15艘、小型巡洋舰35艘。大战期间,装甲巡洋舰有6艘战沉,另外3艘在战争中退役充当训练舰和宿泊舰,战后被拆解,防护巡洋舰在战争初期即退役,后成为训练舰或宿泊舰,战后有5艘被拆解,有1艘被改造为商船。
战争期间,小型巡洋舰损失19艘(其中7艘是在海外派遣作战中战沉的),14艘服役,在战争结束时剩余30艘,但其中11艘已经老朽不堪,处于系泊状态。
最新型的8艘以后驶回斯卡帕湾并在扣押期间试图自沉,其中5艘成功,被救捞的3艘分别引渡给英国、美国、法国,作为试验目标后被处理。另外,作为战利品分别有4艘引渡给法国、3艘引渡给意大利、4艘引渡给英国、1艘引渡给日本。引渡给英国和日本的5艘均被拆解处理,而引渡给法国和意大利的各舰均继续短期服役。老朽的旧舰中有8艘被战后的重建海军使用,其余的则在战后被拆解。
另外,大战期间,小型巡洋舰“斯图加特”号被改造为可以搭载3架水上飞机的水上飞机母舰,大型巡洋舰“隆恩”号原本也计划改造为可搭载6架水上飞机的水上飞机母舰,但未来得及实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p4QZ3EBrZ4kL1VimHT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