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的吾斯塘博依路手工艺作坊一条街是喀什的特色街道,走进这条热闹的手工艺街,耳边萦绕的是“叮叮哐哐......”富有节奏的打铜声音。
铜器是民族工艺品中的珍宝,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铜器做工精巧、造型独特,在维吾尔族群众家里常被作为工艺品摆设在家里。有的民间铜器制作传承人还将铜器做成高两米左右的壶,摆设在院里或门前,以展示精湛的手工技艺。
离喀什古城不远的一处民居里,艾山江·图尔荪正专心致志地敲打着手中的铜壶,在他店铺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类精美的铜器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他告诉记者,铜器的制作工艺繁杂,包括压花纹、剪铜皮、敲铜器等制作流程,最复杂的就是敲铜器,是将制作铜壶的不同部件连接在一起,使各部件之间严丝合缝,宛若一体。在交谈过程中,他换了一把又一把的凿子,进行錾刻、镂雕,铜器上的花纹精美,充满了异域风情。在这条街,艾山江·图尔荪的铜器制作技艺是最为大家熟知的,他已经是第五代铜器制作传承人,他做的铜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结实耐用,受到了邻里和游客们的纷纷称赞。
艾山江·图尔荪说:“制作铜器是一个体力活,首先要把铜熔化,用锤头砸成厚度均匀的薄片,再用不同花纹的小榔头在薄片上一点点敲打,做出花纹,最后将制作铜器的不同部件连接在一起继而加工成各种图案的铜器。”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传统手工艺制作铜器费时费力,做一件铜壶就需要一天时间,比不上机器的效率。艾山江·吐尔逊说:“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传统手工铜器制作,我们家只有我父亲和叔叔在做,传到我这一代就剩我一个人,传统手工艺铜器制作对于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凝结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汗水。”艾山江·图尔荪对每一件铜器力求完美,更像是在精雕细琢一件艺术品。
铜器在新疆人的生活中分量很重,街上随处可见的的餐厅里面的茶壶大多是铜制的,街头巷尾,有时还能看见人们在炉子上用铜壶烧茶。在古代铜器是富有的象征,大户人家才能使用铜器,普通民众一般使用木器,高水准制作的铜壶纹饰精美,用久的铜器表面光泽逐渐变得低调内敛,更有神秘气息。
在喧闹的老城一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主依马木江·阿布都克里木从事铜器收藏已经有25年,他收藏的老旧铜器大大小小多达百余件,每天他都会仔细的擦拭店里的藏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耐心。
铜器工艺品还在传承着,手艺人用古老的技艺为喀什的文化技艺传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每一个铜器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花纹都有自己的寓意,每一个造型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手艺人的坚持和传承,才使得我们的传统手工艺不断传承和发扬。(记者:艾孜海尔·艾山、王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