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大部分家庭中,孩子如果被欺负了,犯错的父母就会教孩子说句:“对不起!”。
受欺负的家长肯定也就会说一句:“没关系!”,彼此之间也就这么算了。
由于被欺负的一方轻而易举的原谅,也让一些犯错的熊孩子变本加厉。
生活案例:前两天在商场无意间看到两个小朋友互相争吵,事情是因为一个女孩正在游乐场所玩旋转木马,但是一个小男孩跑过来一把推开女孩,女孩就哇哇哭起来。
马上这两个孩子的家长跑过来了解情况后,小男孩的妈妈就让自己孩子跟小女孩说声“对不起”,这男孩子气鼓鼓的说了一句就跑开了,这个小女孩的妈妈笑着回答说,“没关系,都是小孩子。”
可是一转眼,这个小女孩去玩的时候,这个男孩子还是会跟她抢,不给她玩的机会,而且抢到以后还一脸得意的样子,根本就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这样的道歉处理结果,只是家长看着好像是圆满结局了,其实根本就没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
女儿在学校接受同学道歉选择原谅,没想到一直受到同学的欺负!
生活案例:同事小刘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跟别人斤斤计较,如果对方不小心做错事说了对不起,自己就要原谅别人。
前些天,女儿回来跟小刘说,班上一个男同学故意撞了自己,老师知道以后让男生跟她道歉,这男孩子说了对不起,小刘女儿觉得没事了,就回了句没关系,本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可是这个男孩子却变得更加过分,不仅把小刘女儿的本子扔了,而且还在她的头发上粘口香糖,把墨水涂在她的校服上,但是每一次被老师发现后,这男生都会说对不起,可是说完还是会继续欺负小刘的女儿。
过了很久,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她问小刘,为什么自己要在被欺负后只能忍受,明明是那个男孩子做错了,凭什么要让着他。
小刘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他后来对女儿说:以后不会在强求她必须原谅别人,如果对方是诚心道歉,你觉得可以原谅就接受他的道歉,如果你觉得他是故意的,给你带来痛苦,你就不要轻易原谅他,要学会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
其实这些都是“中国式礼貌”带来的弊端。
在家长看来,当别人说了对不起,自己就要说没关系,否则会让外人觉得没素质的是自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不仅伤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会导致犯错的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还会让他们误以为原谅他们是让着他,这样就容易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过分。
之前在撒贝宁的节目中,就有一个关于“孩子如果被人欺负,应该怎么办”的话题。
李玫瑾教授当时是这么回答的:被欺负了就要打回去。
在她看来,父母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另外要锻炼孩子的体质,让他们不容易被欺负,但是对于别人的再三欺负,就要勇敢的打回去,保护好自己。
现在学校的暴力事件随处可见,很多胆小怕事的孩子成为被欺负的对象,那些犯错的孩子也是看中他们不敢还手,所以才会对他们大打出手,所以,教会孩子一味的忍让,不仅不能让事情得到妥善的解决,还会让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
孩子被欺负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1)孩子在外被欺负后,家长首先要安慰孩子,询问孩子是否受伤,千万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前因后果时,对孩子一通指责,这不仅会让孩子更委屈,而且在以后遇到麻烦时他们也不会再主动告诉家长。
(2)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到底是谁的错,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家长要及时指出,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如果是对方错了,家长要先安抚孩子,如果是小事情,那就让孩子原谅他们,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父母要和对方的家长及时沟通,对犯错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3)父母不要随便用武力解决问题,有些家长比较疼爱孩子,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负就想着把对方打一顿,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事情的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孩子还会模仿大人处理方式的态度,孩子习惯使用暴力后,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结语:
当孩子被欺负后,家长不要想着万事好商量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有些时候你以为自己的大度能让别人夸赞自己教育有方,但是却不知道一味的忍让可能会成为一次次犯错的理由,所以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变得坚不可摧!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