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属于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花生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并且都知道花生是长在地里的,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花生既然是地上开花,那么是如何做到地下结果的呢?甚至还有些人认为花生属于根茎类作物,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花生是如何结果的。
花生属于豆科植物,在花生花落以后,花茎会钻入泥土中而结果,所以又叫“落花生”。花生是果实,不是根茎。举个更加容易理解的例子,花生就像是结在土壤里的黄豆荚。
花生“下针”
花生“下针”是花生结果过程的关键,也是为什么花生可以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主要原因。花生的花是开在地上的,而果实则需要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中才能结出。所以,在花生开花授粉后,从枯萎的花萼管内长出一条果针,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成针,花生一生中开花很多,一般成针率只有30%~70%。果针形成以后迅速纵向伸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果针下扎入土。当果针入土达2~8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种无机盐等,供自己生长发育所需。这就是花生“下针”。
如何提高花生成针率
从50%植株开出第一朵花至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花生的成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花生的产量,成针率高,扎入土壤的果针多,也就意味着将来形成的果实多,产量也就越高。
温度因素
首要影响花生成针率的因素就是温度,花生属于喜温作物,温度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花生成针的最适温度为23-28℃,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开花下针数就越多。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1℃或高于30℃时,开花数显著减少,气温低于19℃时,就不能形成果针。所以说,要想保证花生花期时温度因素适宜,则在播种时间上就要进行控制。小编以前的文章就介绍过花生最佳的播种时间,但是当时决定播种温度和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发芽率,花生播种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地温20℃左右。温度过低时,发芽率低,花期温度低,成针率低;温度过高时,虽然发芽率得到了保证,但是会导致花期温度过高,成针率也会有所下降。
水分因素
花生虽然属耐旱作物,但是在开花下针期对水分的要求很高。开花下针期最佳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70%。土壤含水量过低,会影响开花,甚至使开花中断,导致开花和下针少;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80%以上时,会造成茎叶徒长,也会导致开花和下针少。
营养供应
花生花期对营养的需求增加,所以,此时保证营养的供应十分重要。花生属于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在花期已经很强了,所以一般不需要施用氮肥。可以叶面施用一些锌肥及硼肥,提高植株免疫力,促开花、促下针。
花生覆膜影响果针下扎吗
很多朋友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会使用地膜,使用地膜的好处就不用我多说了,可以保水保墒等。可是看到我前面的介绍可能会有朋友担心,既然花生结果需要果针下扎,那么果针能穿透地膜吗?如果穿不透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点主要还是要取决于地膜的厚度,以我国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地膜来看,花生的果针是可以轻松穿透的。
目前各地选用厚度在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膜,花生下针初期果针入土力达500~1000克,也就是1~2斤重的压力,是可以轻松穿透这些地膜的。但是如果地膜的厚度超过0.02毫米,果针想穿破地膜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种植花生最佳的土壤环境
虽然花生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受花生下针的影响,最理想的土壤应该是土层疏松,易下针的砂质土地。土壤板结,或者过于坚硬的黄土地,花生果针下扎困难,影响产量。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更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