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他花525万元买下深圳第一片土地,如今那块地发展得怎样

2020-12-20   趣说历史观

原标题:1987年,他花525万元买下深圳第一片土地,如今那块地发展得怎样

相信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改革开放,依然还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有不少人在这次改革中抓住机遇,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梦想。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完成了从小渔村到繁华大都市的转变,这其中还要感谢不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努力。

而骆锦星就是赶上这趟经济快车的第一批人之一,他出生于1935年,经历过战乱的年代。和当时很多人一样,骆锦星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困,吃不饱也穿不暖,在战火中颠沛流离。所以,骆锦星深知中国能进入和平社会的不易。

50年代,骆锦星响应号召,前去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这里他再一次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但同样也养成了敢拼敢闯的性格。就连他自己也曾感叹,没想到前半生在战场,后半生会在房地产。

没错,骆锦星是阴差阳错之下进入房地产行业的。1979年3月,深圳市才刚刚建立没多久,骆锦星便被分配到房管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骆锦星自己都很吃惊,之前他一直都在干有邮电的工作,怎么突然就去房管局了。

骆锦星的领导笑称,大家都没房子住,只能让他先顶着。建房子的重任落到了骆锦星的身上,他只能等将房子建好了,再调整岗位。没想到的是,骆锦星这房子一建就是半辈子。刚开始,深圳的生活条件很苦,骆锦星自己都不知道从哪开始着手。

没有技术人员,骆锦星就自己泡图书馆;缺人,他就自己当搬运工;缺材料,骆锦星就一家一家商户去跑。当时,骆锦星和很多人挤在一间棚户里,四到处都是苍蝇、蚊子和臭水沟,但是最好的条件也就是如此了。

第一批房子建成的时候,所有人都赞叹不已,于是领导让骆锦星就接着继续这么干下去。第二年,骆锦星又接到了一个任务,创办深圳第一家房地产公司,并着手为全体深圳人盖房子。

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而骆锦星也成为了国内搞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批人。要发展,就要建房,要建房就要赢取资金。骆锦星找过很多合作伙伴,他们纷纷加入骆锦星的队伍,为深圳的房屋建设出力。

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并不像现在这样被视为香饽饽,真正改变这一切的还是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一场惊世的土地拍卖会。这还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对土地进行公开竞投,考验的是人的胆识和决心。

这块面积有8588平方米的土地被规划为住宅用地,位于风景秀丽的深圳水库旁边。骆锦星所在的房地产公司经过商讨一致决定,要将这块地皮拿下。当时参与竞拍的企业足有40多家,还有不少外企也来凑热闹,就是骆锦星也是十分紧张。

几十年过去,他依然记得当时那场拍卖会的场景。当价格已经到390万元的时候,骆锦星才第一次开口叫了400万,但是跟追的还有好几家公司。等价位上升到500万的时候,骆锦星心里有些微打鼓,但他还是坚持加价。

最后一次举牌,骆锦星报出了525万元的价格,对方见骆锦星一脸淡定,势在必得的模样,最后放弃。骆锦星也就成为了“中国土地第一拍”的第一人,也是深圳房地产业界的“祖师爷”。

2008年的时候,73岁的骆锦星曾坐在当时东晓花园门口感慨过,20年前刚刚开盘的时候,这里卖的是1600元,在当时也算是比较高的价格了。但是20年后,已经升值了5倍,达到了8千多元。

如今33年过去,东晓花园在房地产行业仍然处在崇高的地位,价格早已涨到几万一平米。不过,不管翻了多少,都不管骆锦星的事了,他早于1996年退休,手里也没有一股深房的股票。伴随他的,大多是晚年幸福的生活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