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品视频大课,只需1元,帮你提高认知维度,化解人事难题!(不止40节,后期还会持续更新哦)
前些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成都一家小学面试家长,要求家长是211毕业生。
后来眼见舆论压力太大,校方辟谣说,并不看家长学历,只是登记,便于以后搞活动联系。
每每提到学历问题,评论席总是热热闹闹的。特别是很多“读书无用论”的信仰者,永远有层出不穷的“高分低能”的例子,例如——
“当网红随便唱唱歌就月入好几万,读书有什么用?!”
“人家卖煎饼的都月入三万了,你跟我说研究生毕业拿个6k工资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随便初中毕业送个快递也月收入过万了,还干嘛考大学?!”
我不想再说高分低能者的稀少性,也不想再说无学历成功者的稀缺性,甚至懒得再谈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工作者的易淘汰性。
我只想说,若你真的信奉读书无用,那你就随你的心意去做,以后也不要再要求你的孩子好好学习,因为你不在乎自己的学历,也不在乎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所以高要求的学校肯定不会是你渴望的。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减肥的时候偷懒,看见别人大长腿和八块腹肌,你只能头去羡慕的目光。
上学的时候偷懒,同学们一个个读名校进名企的时候,你又只能在夜半时分抱怨怀才不遇。
工作的时候偷懒,一起进公司的同时升职加薪,你只能默默不甘为什么升职的是她而不是我。
提升自我的途中偷懒,别人说读多少书就读多少书,学一样新技能就学,说升学最后就真能上岸,而你只能望洋兴叹为什么上岸的人不是我。
关于为什么努力,最简单直接的回答:
1.去吃饭的时候,想直接找爱吃的,喜欢吃的,而不是第一时间去看价格。
2.工作晚了,加班了,不想挤公交了,时间紧了,可以随意打车回家,而不是心情非常不美丽却还要心疼打车真贵。
3.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赚钱,放弃自己喜欢的,想去做的许许多多事情。
4.为了家人生病去看病时,能硬气的说给他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治疗。
希望将来的你,能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国际金融报记者对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的调查中发现,84%的高管拥有高学历,其中48%出身于“985”名校,15%出身于“211”名校。
中国SAUS大数据显示,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出整整6倍。
说简单点,如果你专科本科毕业月薪4000,换成博士毕业,月薪就达到了24000。
高学历的好处绝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方面的收入会更高,你能接触到更优质的人脉和社会资源,拥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很多年前,老师会诚诚恳恳地告诉我们“失败乃成功之母”。长大后,了解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的普遍规律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很多情况下失败的人只会更失败,成功才能孕育下一次成功。
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平庸的人越来越平庸,陷入一个无限循环。
伴随着这个循环,你的认知边界也会不断被打破,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你有能力抓住的东西就会越变越多,身边自然会出现更多发展的机会。
如今的社会正在向金融型、知识型的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越来越重要。那些没知识、没技能的人,只能一辈子都被挤压在社会的最底层,除非中奖,否则极难有机会翻身。
前段时间的西安女研究生奔驰维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事件中女士有礼有节,讲法讲理,维权行动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
在网友支持的留言中有很多被这位女士的清晰地逻辑,流畅的口才所征服,“后悔”当年读书少。
高管:我没及时见你是因为出国。
女车主:“不管您在哪个国家,电话都能联系到,这不是古代,这个说辞和道歉我不理解,不接受。
高管:“流程缓慢,因为需要跟奔驰沟通。”
女车主回怼:“流程缓慢,你们公布和解怎么那么快?我是在你利之星买的车,我做餐饮的,如果顾客在我店里吃出了问题,我是不是要找农民?”
在录音中,这位女士清晰的逻辑、流利的口才表述,对法律知识的引用,对事件经过的描述等等,使得奔驰4S店的总经理、各位工商局及其他相关领导几乎没有插话的可能,更谈不上反驳。
不禁让人感叹,不读书,可能连吵个架都吵不赢。
不读书是很难能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等遇上点事你就知道了。
细想起来,人世间最大的遗憾,从来都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没去做”;也从来都不是“我不可以”,而是“我本可以”。
总是习惯于把时间浪费在发呆、看剧和与人聊天上,却不肯花时间来提升自己;总是看着别人考联考上岸名校,自己却连每天坚持学习2小时都办不到。
也总是喜欢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本可以做到的,只是我不肯去做。等明天吧,等下个月吧,等我不忙的时候,明天我一定可以。”
你有多少“我本可以”而“我没去做”,你成就了多少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