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说:“老实人就是傻瓜,虽然一片好心,结果还是自己吃了亏。”虽然看似有偏见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很多时候,老实人的情况总是好心又吃亏。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如果做人太老实,生活中吃亏肯定是有的,还会给自己树立很多的障碍和麻烦。老实人的后半生,往往活在这三种处境里,太现实了。
一、把自己变成小羔羊
说实话,现实社会很多时候,“老实人”的标签就等于好欺负。无论是工作环境或者学校,那个最老实的,一定是被众人像羔羊一样欺负的。
所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有时候一时的好心,别人可能感谢你,但是如果一直是老老实实的好人,别人就会习以为常,把你的好心当成理所当然,做得好是应该,做的不好就是仇恨了。
因为不想多惹是非,却因过于老实,把自己变成小羔羊,任人宰割,岂不是太过遗憾,反而在生活有了更多是非,得不偿失。
二、不受亲朋好友的待见
做人太老实,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了礼尚往来的走动。无论多亲密的朋友,多亲近的亲戚,如果不懂得维护,早晚都会变得陌生。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再亲的关系,如果不主动维护,也会疏远;再热情的人,如果一直被对方冷落,也会变得消极面对。所以性格过于老实的人,最容易忽视了与他人的主动联系,最后被人冷落,不招人待见。
做人太过老实,往往显得不近人情,虽然内心可能是火热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冷淡的,所以对方也不会坚持自己的热情,去面对一个态度冷淡的人。
三、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俗话说得好“越是会哭的孩子,越有奶喝”,与父母相处,孩子越是会撒娇,越受宠爱。其实不父母偏心,而是会撒娇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有来有回的互动多了,自然更亲近。
而面对老实的孩子,父母内心也是爱的,只不过一个不会表达,一个不会理解,双方沟通的少,反而更尴尬。很多事情,越是不说,越不容易说;越是不沟通,双方的代沟越深,自然而然就产生距离了。
对父母来说,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在父母面前,越像个孩子,反而越能感受到父母亲情的浓烈,所以反而性格老实的人,与父母之间显得冷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