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种昆虫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2020-06-28     世界名著每日读

原标题:十二种昆虫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一、“蜜蜂”因采食花粉酿蜜而得名。你知道“蜂”得名的原因吗?

二、马蜂学名胡蜂,腹部深黄色,中间有黑褐色横纹,又称黄蜂。你知道“马”和“胡”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三、会叫的蝉其实都是雄性,雌蝉则是“哑巴蝉”。雄蝉高声歌唱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你知道“蝉”得名的原因吗?

四、蝴蝶的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一些品种翅膀阔大,颜色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蝴蝶也称胡蝶、蛱蝶,你知道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五、“萤火虫,提灯笼。飞到西,飞到东。”夜间萤火虫发出黄绿色的光,其实不是为了去照亮别人,而是为了引诱异性。你知道“萤火虫”的“萤”是什么意思吗?

六、蜻蜓善飞。它们能飞很快,有的即时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它们还能在空中短暂停住不动。你知道“蜻蜓”因何得名吗?

七、公蚊子不咬人,以植物液汁为食。母蚊子则不然,一旦交配,必得吸人血,否则,其卵巢发育不全,无法传宗接代。你知道蚊子为何叫“蚊”吗?

八、螳螂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前脚似镰刀,又称“刀郎”。据说,“螳螂”之名与一个典故有关,你知道吗?

九、蜘蛛的看家本领是结网——“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有一种说法认为,蜘蛛的得名就因为它善于织网,你同意吗?

十、蝗虫常成群飞翔,主要危害麦、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是农业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为何称“蝗”,你知道原因吗?

十一、蚱蜢属蝗科,别名“蚂蚱”,后足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吃稻叶等,

南方各省分布较多。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蚱蜢”吗?

十二、常见的蝇有两类:一类体呈暗灰、暗褐色,另一类多呈蓝绿、紫等金属光泽。传统上称前者为“苍蝇”,后者为“青蝇”。如今“苍蝇”则为统称,“青蝇”现在常称“绿头苍蝇”。你知道“蝇”因何得名吗?

参考答案

一、蜂因尾部有一根尖锐的刺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蜜蜂》说:“蜂尾垂锋,故谓之蜂。”

二、“马蜂”的“马”指“大”,因为其体型在蜂类中是属于中等到大型的。“胡蜂”的“胡”指黑色。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大黄蜂》说:“黑色者名胡蜂”,“凡物黑色者谓之胡”。

三、蝉的幼虫一般要经过5次蜕皮,历时多年(最长为17年)才能羽化成熟。羽化时,幼虫自头顶至后胸背中央的蜕皮线开裂,蝉从中蜕化而出,其成虫与幼虫形态完全不同。汉朝王充《论衡·论死》:“蝉之未蜕也,为复育;已蜕也,去复育之体,更为蝉之形。”“复育”亦作“腹蜟”,即蝉之幼虫。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蚱蝉》载:“腹蜟拆(裂开)背出而为蝉。则是腹蜟者,育于腹也。蝉者,变化相禅(sh.n,更替)也。”可见,蝉是因其从幼虫到成虫形体更替而得名的。

四、蝴蝶和胡蝶的得名,是因为蝶的触角像胡须,而蛾的触角像眉毛。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蛱蝶》:“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至于“蛱蝶”的来历,则和蝴蝶的翅膀有关。蝴蝶静止时四翅竖立,飞翔时夹翅而动,因而得名“蛱蝶”。

五、萤火虫的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夜间能发光,“萤”字表示的是这种昆虫发光的特性。《埤雅·释虫·萤》载:“夜飞,腹下有火,故字从荧省。荧,小火也。”荧的繁体字为“荧”,这是个会意字,从焱(y.n)从冂(ji.ng)。焱,火花。冂,远方的边界。两者合起来表示远处的火花,微弱的光。

六、蜻蜓也写作“蜻蝏”。“蝏”与“蜓”都与蜻蜓尾巴的形态有关。《埤雅·释虫·蜻蝏》称蜻蝏“遇雨即多好集水上款飞,尾端亭午(正午)则亭(停),名之曰蝏,以此字或作蜓,廷亦直也。”《本草纲目·虫·蜻蛉》则说:“或云其尾如丁也,或云其尾好亭而挺,故曰蝏曰蜓。”蜻,由“青”而来,指的是颜色。《埤雅》释“蜻蝏”:“一名蜻蛉(l.ng)……蜻蛉一曰青亭,色青而大者是也。”《尔雅翼·释虫·青蛉》则说:“青蛉好飞集水上,有青赤黄三种。色青而大者曰青蛉,小而黄者曰胡黎,小而赤者曰赤卒,一曰绛驺(z.u)。”

七、蚊子的得名是因为它的长脚上有花纹。据《尔雅翼·释虫·蚊》记载:“足有文彩,吴兴号豹脚蚊子。(蚊)所以从文,以有文也。”

八、螳螂又名“螳螂”,在“螳臂当车”的传说故事中,它是一种不自量力而招致失败的昆虫。《庄子·人间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韩诗外传》卷八也有记载:“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螳螂的得名就是从“螳臂当车”来的。据《本草纲目·虫·螳螂》载:“螳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即“当郎”)之名。”“螳螂”是“当郎”的转写。

九、宋朝的王安石在其著作《字说》中说:“没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知乎诛义者,故曰蜘蛛。”他认为先设网,待猎物触网之后再诛杀的行为,说明蜘蛛是知道“诛”的含义的。“蜘蛛”即“知诛”的转写。

十、蝗虫的得名是因为它身上的纹路像是“王”字的形状。据《埤雅·释虫·螟》记载:“蝗字从皇,今其首腹皆有王字。”《本草纲目·虫·蛗(f”)螽(zh.ng)》释“蝗”:“大而方首,首有王字。”

十一、蚱蜢这一名称原本起源于南方。据《本草纲目·虫·蛗螽》记载:“江东呼为蚱蜢,谓其瘦长善跳,窄而猛也。”原来“蚱”同“窄”,“蜢”同“猛”,蚱蜢,就是说这种昆虫体形狭长,跳跃劲猛。

十二、“蝇”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蝇”是会意字,从黾从虫,指的是“虫之大腹者”(《说文解字》)。因其腹部鼓大,所以名之为“蝇”。二、蝇飞行时有营营之声,“蝇”是因声得名。《本草纲目·虫·蝇》云:“蝇飞营营,其声自呼,故名。”

(选自《咬文嚼字》2009年第6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GTx-nIBd4Bm1__YE_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