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是不明白,而是还没到那个年龄。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 ,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 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你输啦, 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从空树干离开。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
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林肯说的:“与其跟一只狗争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宠辱不惊,自在洒脱,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成熟与低调。
不再在意那些表面的浮华,不再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再把时间消耗在无休止的争论上。
要知道有时你争赢了你所谓的道,却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和名利争,欲望就会膨胀;
和命运争,平添负累;
和亲人争,势必疏远,得不偿失;
和爱人争,只能让生活多了琐碎,少了宁静;
和朋友争,只能让感情越来越淡,渐渐疏离。
争的是理,输的是情,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人、对家人、对爱人,很温柔,温柔得如同孩子。而对外,对困难,则蔑视,毫无惧意,顶天立地,不慌不忙,淡定从容!
一个懂得爱的人,宁可扮演输家,也不去打败自己的人。打败了她,你想得到什么呢?爱,就要懂得让步。让步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
一个低调的人,不会打压别人的自信、小瞧别人的成功、干扰别人的喜悦,更不会随意嘲笑别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会理解人生最大的智慧在于宽容别人,取悦自己。
当我们不喧不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成熟了。
从今天起,不争不吵不炫耀,不怒不嗔不浮躁,知足常乐,心怀感恩,珍惜该珍惜的,放弃该放弃的。
愿你从容坦荡、自信乐观,在优雅中慢慢变老,愿你被很多人温暖,也温暖很多人。
来源: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