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执行与亲情

2019-08-05     山西新闻交通频道

无视判决的失信被执行人

斗智斗勇的正义较量

高温酷暑 风雨交加

为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

他们奔走于一方天地之中

只为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

是他们竭力于构筑全民守法的诚信之城

—— 龙城夏日专项执行行动正在进行

为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成果,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从2019年7月10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龙城夏日专项执行行动。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积极响应,充分利用工作以及周六日时间,集中强制执行一批案件。然而,一些案件之所以执行难,其背后都有复杂的原因,比如说,亲人之间的纷争,法官在执行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法律,还要考虑亲情。




父亲把公司赠与了儿子,但是后来父子俩有了矛盾,父亲就要求解除赠与。诉讼获胜之后,儿子在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督促之下,将帐簿移交给了父亲,父亲却说还缺了三本。为了找到这三本帐簿,执行人员在儿子的住所和厂房进行了搜查。


山西太原:执行与亲情



但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厂房,执行人员都没有找到父亲所说的那三本帐簿。儿子说那三个账本本来就是子虚乌有,所有的账本他都交到法院了。一个说有一个说没有,双方又都拿不出什么充分的证据证实自己的说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特定物执行穷尽措施找不到的,做结案处理。




原本是父慈子孝,却因为公司的经营问题而矛盾重重,甚至对薄公堂。面对这样的案件,执行法官一方面依法执行,一方面也在处理过程中注意柔化父子关系,帮助父子俩弥合间隙、重修旧好,千万别因金钱疏远了亲情。生活中因为金钱而亲戚反目的确实也是屡见不鲜,特别是随着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城中村改造让很多村民富了起来,随之因为拆迁款引发的纠纷也多了起来。小店区嘉节村的王某,拆迁之后,他领取了864万元拆迁款,可以说是一夜暴富,然而随着财富而来的还有一场官司。




王某的姑姑和叔叔将王某和王某的哥哥告上法庭,称这笔拆迁款里理应有自己的一份。最终,法院酌定王某的奶奶拥有房屋20%的份额,王某拥有80%的份额,因此,判决王某支付原告各345600元。然而面对判决,王某却拒不履行。因为王某拿到的拆迁款里还有他哥哥的份额,所以王某的哥哥和三名原告向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申请了强制执行。然而面对执行局的强制措施,王某却非常强硬,拒绝执行。




王某坚持认为,房子是他建的,拆迁款也理应都是他的。为此,法官给他从法律和人情世故等方面作思想工作。王某的态度虽然有所松动,但他却说,那800多万补偿款,已经被他赔光了。见状执行法官只能对王某进行司法拘留。眼看着王某就要以涉嫌拒执罪被拘留了,他的家人终于闻讯赶来,先送来了30万。最终王某答应在限定的期限内,履行完这笔款项。




常言说家和万事兴,不论是第一个故事中开公司做生意的父子,还是第二个故事中拆迁得到高额款项的王某,可以说在物质生活上,他们都不匮乏。然而,却都因为钱的事情,与亲人失和,得不偿失。但只要是打了官司,产生了生效判决,就应该严格按照判决去执行,否则就还要承担拒执罪的后果。在“龙城夏日”执行专项行动中,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每一位执行人员都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为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成果付出自己的努力,而履行法律判决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不可逃避。



来源:《百姓说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BIgYmwBUcHTFCnftP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