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溪乡第一批扶贫重点帮扶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开工,随着“扶贫”路的开工建设,将大大方便周边群众出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在海溪乡石垟巷村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对原本泥泞的土路夯实,为下一步道路硬化打好基础。据悉,石垟巷村有30多亩土地分布于这条路的两侧,由于原本道路狭窄,大型车辆无法进出,村民从事农业种植收割只能靠肩挑手拿,一到下雨天,泥泞的道路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这片土地一直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为此,海溪乡党委政府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以及资金,把水泥路修进山,方便村民抓好农业生产,把农村产业做大做强,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了解到,海溪乡石垟巷村道路建设属于海溪乡2019年度第一批扶贫重点帮扶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分两部分,分别将十八担农田区块和横山后农田区块与主公路连接,总长约756米,宽3米,水沟756米,总投资约47万元。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石垟巷村的村民来说,这条“扶贫”路的修建给他们发展村庄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海溪乡党委副书记、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挂职干部胡方方告诉记者,修建这条横山扶贫路,是石垟巷村村民多年来的愿望,道路建成以后,对村民发展种植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接下去,该村也会引导村民发展一些特色种植业,并计划依托水库的风光资源,开发农家乐,发展农旅融合,引领村民致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在石垟巷村扶贫路开工建设的同时,海溪乡龙须村和余山村的道路建设也在紧张有序推进中。“这条路修好了,直接受益的村民就占了全村总人口的30%,这些农田也能更好地得到利用。” 龙须村党支部书记刘友和介绍,不仅如此,以往,因为受道路因素的影响,客运班车无法直通村庄,有了这条路后,也能方便村民出行了。
海溪乡党委书记周红军表示,村村有路,发展才会有出路。海溪乡是农业大乡,绝大多数老百姓依靠种植业为生,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只有连通农村公路“大动脉”,打通农村与外界的通道,才能真正为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来源:青田网 记者 章一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