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在肚子里的便便都去哪里了?

2019-11-26   呦呦科学馆

便秘似乎是现在比较普遍的症状,不管是正在上学的学生,还是已经上班的上班族,只要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久坐不起的习惯,多多少少都会便秘。

那么有时候,我们三四天都没有排便,体内的便便到底是囤积在肚子里,还是被我们的身体吸收了?

说起来还是挺恐怖的,按常理来说,大便本来就是应该按时排出体外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按时、定期排出的话,那么我们的身体肯定就出现问题了。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便秘是慢性功能性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燥、排便比较困难,每周排便次数小于三次,病程超过半年。

便秘患者,不会像一般人一样按时排便,有些人三四天都不排便,严重的甚至一个星期以上都不排便,那这些大便去哪儿了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便是怎么样产生的。

我们在进食之后,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消化吸收,还是有很多东西不被我们身体接纳,不会被消化和吸收的。例如: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我们身体无法吸收的物质,这些东西最后就变成了大便的主要成分之一。除此之外,大便的主要成分还有水分、细菌,肠道脱落的粘膜细胞。

食物的消化吸收,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集中在小肠,经过小肠之后,剩下不能吸收的成分,还有一些水分和部分电解质,这些最后会进入大肠。食物残渣进入到大肠的时候,还是液体状态,水分含量很多。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水分被吸收之后,食物残渣逐渐变成大便。所以说食物经过大肠之后,才会变成大便。大肠是不断蠕动的,我们身体里产生的大便,也会跟随着大肠不断运动,从而催使排便。大便到达一定量之后,就会触发排便反射。催使我们去厕所,将大便排出体外。

那我们为什么会便秘呢?

导致便秘的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大肠运动缓慢

我们之所以能够按时的排便,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大肠在时刻不停的蠕动。但是便秘的人,大肠的蠕动运动非常缓慢,因此可能需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直肠,两天,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情况叫做慢传输型便秘,这种便秘的患者可能长时间都没有大便的感觉。

第二种是 排便的反射存在异常

大便储存在直肠的时候,会触发直肠里的感受器,感受器就会发射排便的额感觉到大脑。于是我们的大脑会就发出指令,通过肛门括约肌,盆底的肌肉,直肠的肌肉协同合作,将大便挤出直肠,这就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的正常排便。但是,如果排便的反射异常,这些器官合作紊乱,就会导致排便困难。这种情况叫做出口梗阻型便秘。

堆积在肚子里的大便去哪里了呢?

好几天都没有排便的患者,感到很担心,担心大便会被自己的身体吸收,但其实,它们哪都没去,一直都在大肠里面。

长时间待在大肠里的粪便,水分被一遍又一遍的的吸收,变得越来越干燥,再到后来,变成像石头一样,一块块硬结的大便。甚至有些人的大便像羊粪球一样,一粒一粒的。

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是排不出去,大便就越干,越干也就越排不出去,形成可怕的便秘。

总而言之,好几天没有大便的人,不要担心自己的大便被吸收了,大便一直都在肠道里面,只不过水分被吸收了,变得越来越干燥,但依旧还是待在你的大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