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谈到充满80、90后青春少年回忆的地方,山西路一定是榜上有名的!
当时间退回到20年前,繁华的山西路上,吃喝玩乐加学习,可以承包年轻人的一整天。
那些年光阴的故事,好像都从山西路开始…
1
当年作为祖国嫩得出水的花骨朵,去山西路一定是因为学习。
周末坐上22路,自(bei)愿(po)来青少年宫上“兴趣班”,那时候总能碰到穿小白鞋学舞蹈的女孩,背着吉他路过的帅气少年。
假期里就会去书店逛逛,喜欢安静的去新华书店少儿书店看书,常常一待就是一天。
喜欢淘书的去长三角,练习册,教辅书,全城就属这里的,又齐全又便宜。
说是来学习的,其实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开始看上了言情小说和杂志。
三毛、亦舒、郭敬明、韩寒,当然还有《漫友》、《知音》、《译林》和《男生女生》。
除了学习,这里还承载满满的快乐。青春剧场的电影就是那时候小孩子的快乐源泉,《狮子王》、《大闹天宫》,每个都让人记忆犹新。
还有剧院旁的肯德基,欢天喜地的点上一份儿童套餐,收集齐肯德基的所有玩具,是当时大多数孩子的梦想。
而且只有考上100分,才能既吃肯德基又看青春剧场的电影。
2
那个时候如果和妈妈一起去山西路,那就是大采购的开始,不用问,十有八九会去布布布布布布布布布布城 。
能准确的说出十个布,这是南京小杆子会说rap的自我修养。
除了面料城,妈妈们逛起街来,各大商场的也是手到擒来。山百、太平洋带上隔壁湖南路商场以及苏宁环球,一圈走下来还不带累的。
好像这里的东西一直都在大减价,永远有试不完的衣服和鞋子。
还好除了逛街买衣服,妈妈也没忘记自己孩子。还会去军人俱乐部里的有着大大大招牌的丹阳眼镜城,配便宜又时髦的眼镜。
或者到山西路电子商城、五星电器买上一部结实耐用的诺基亚小爪机,步步高复读机、mp3以及随身听。
一天走下来的累,能抚慰幼小心灵只有食物了。
湖南路商场对面1块钱1串的天尝里脊了,拿着小白纸焦急的等待着油锅里现炸的里脊肉的场景,每次都在上演。
还要去买鞋城1楼的麻辣海带串,也是1块钱1串,那时候一天的快乐啊,2块钱就能买到啦!
原来的麻辣海带串位置
3
那时候作为新生代的文艺小青年,一旦没有妈妈和学习的束缚。来山西路当然是可劲玩了。
和平影院、长城溜冰场、光阳KTV,山西路广场的水墨电影,从白天到黑夜,玩一天都不带累的。
和平影院应该是南京数一数二的老电影院了,新上映的电影学生证也可以打半折,南京就它和夫子庙的有通宵电影,总之就是很划算。
有时看恐怖片,有时看爱情片,当然来看电影的多数是情侣,可那时候只要电影好看,谁还管小情侣。
除了看电影,还喜欢去长城滑冰,交押金,换鞋子,滑进场子就开始炫技,虽然滑飞过眼镜,压坏过手机,却依旧热爱这里。
一圈一圈的滑下来,仿佛只要音乐不停,灯光不亮,我们的青春就永不散场。
中午还能去光阳LTV唱歌,老式的点歌机、稚嫩的歌喉,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
唱着唱着,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
除了这些日常玩乐,更期待的就是每周的周六了、晚上7点准时去灯光隧道等亮灯,看完直奔山西路广场上8点开场的水幕电影。
当年流行时尚的两场表演,都在这里了。艺术隧道里美轮美奂,电视灯光交相辉映,像极了梦想中的美丽世界。
看水幕电影经常还会遇到同班同学,相互打声招呼,就继续聚精会神的看,生怕错过了每个细节。
那年,我们好像把童年都托付给了山西路。
4
作为一名资深路痴,每次到山西路都有新体验。但几乎就是到此一游,因为下次可能还是找不到
。
山西路,是看起来似乎每辆车都能到,但具体哪站下,还是很容易傻傻分不清的。
不过下错站也没关系,反正只要坐上特1路双层巴士二楼前排的靠边位置,就可以开心一整天!
合格的一日游观光族,光坐车玩山西路还不够,还要吃遍山西路。
车站旁边有一条神奇的小巷子,里面啥吃的都有,但一直不知道叫什么。“第一次”去标志性的小鱼锅贴,还傻乎乎地问老板:“为什么里面没有鱼?”
还有常年人头攒动的吉瑞米线,滑嫩鱼片配清新爽口小菜,秘制汤头配底料白菜海带,便宜又量大!排队、拼桌在这里很日常。
这里还能吃到,检验真南京人的旺鸡蛋、活珠子,以前都是水煮的,现在也有煎炸的,反正都很好吃。
吃饱喝足,然后再去苏宁电器的交叉口看一眼大转盘,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回家ki了。
现在的山西路早已不见了曾经的模样,但是只要南京90后的青春回忆不灭,这里就永不落幕。
一句话证明你是真混过山西路的人,咱们留言评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