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读者来信:
木子李:
大概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和身边的同龄人不一样:他们喜欢异性,我则喜欢同性。
那时候,人们对同性恋的认知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宽容,因为那时候,大家会觉得同性恋是一种病,甚至觉得是变态。
那时候,认识同类,不像现在,有了专门的聊天软件,而是通过公园、酒吧或公厕去寻找。
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比我大六岁,从他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男生和男生之间的感情,只是,我们的感情进行的很压抑,从不敢让外人看出任何破绽。
期间,我认识了一个明明喜欢男生,却最终和女生结了婚的男子,当然,他最终还是和他老婆离婚了。
认识他的时候,他每天都郁郁寡欢,他如是说:不能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是多么的遗憾。
也是因为这份认知,我就告诫自己:这辈子,如果等不来同性婚姻合法化,那么,也绝不会找异性结婚,并觉得,和任何女人结婚,都是对和我结婚女生的亵渎。
到了适婚年龄,面对父母的逼婚,我从老家山西“逃”到了昆明。
转眼,在昆明已经生活了20多年,期间,经历了父母的病逝世。
尤其在父母病逝后,我就很少回去,但是,依然会在有些时候,想起家乡的那碗饸饹面。
木子李编后语:
经常和山西老乡开玩笑:咱们山西人,是最不适合出远门的一拨。事实上,更多的山西人,也不会选择去外省打工。
就算在他乡打拼,依然会惦记家乡的醋、面食。
山西的面食似乎和很多地方的面食都不一样,因为有各种做法,甚至觉得,几天不吃一顿面食,就很不是滋味。
导致,那些在外省打拼的人们,都会准备:饸饹机,压面机。
可能,维系老家的饮食习惯,也是对家乡怀念的延续。
而你,或因为单身,或因为懒得做饭,所以,不能经常性吃到家乡饭菜,再加之,山西人本身就看重“落叶归根”,才使得那碗饸饹面对你特别有意义。
其实,无论多忙,都不要亏待自己的“胃”,可以尝试着自己做家乡的饭菜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