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镇街道后金社区位于崂山西麓、城阳区东部,是一个村改居社区,现有居民836户,2120人,2013年成立了后金社区党委,目前有党员106名。近年来,社区党委以党建统领社区发展,坚持实施“强党建、强发展、强服务”的三强工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构筑形成了社区干部用心、社区治理暖心、社区群众安心的宜居社区。社区荣获“山东省生态文明社区”、“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强党建,不断夯实组织基础
抓“当家人”队伍,促干事创业活力。社区党委把“抓班子、带队伍”放在突出位置,社区“两委”班子始终坚持每周六召开工作汇报会,每月10日开展集中学习日。制定社区党员干部正负面言行清单和权责清单,力求在任期内的每一天都严格要求,注重点滴积累,塑造“8+24 ”型、“千日拉票”型干部,把工作做在平时,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来自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温暖,形成一支务实担当、高效严谨、清正廉洁、服务为民的社区干部队伍。
社区班子集中学习
抓党建阵地,促规范化建设。社区党委以推进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以“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2018年,建成面积达860平方米的综合性、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一站式”服务大厅、先锋阵地、老年大学等功能场所14个,有效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积极加强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在社区内打造长500米的党建文化街和面积达1000平米的党建文化广场,在营造浓厚党建氛围的同时,为党员活动、服务群众提供便利,全面提升了社区党委阵地建设水平。
后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文化广场
抓教育管理,促“先锋”作用引领。以党员“亮承诺、亮身份、亮标准”、“先进党员户”评选、“党员结亲”帮扶等多种形式,激发党员“先锋”意识。常态化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社区已组织到敬老院、学校、孤儿院等开展3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1000余人次,充分彰显了党员模范形象。同时,根据党员特长,分类设立“巾帼示范岗、爱心帮扶岗、治安巡逻岗、义务理发岗”等10余个服务岗位,通过“个人领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引导践岗、考核评岗”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联保社区稳定、联治环境卫生、联办公益事业等社区服务,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也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巾帼服务队
社区义务诊疗
强发展,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壮大集体经济促增收。2009年,社区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凭借优厚的自然条件,打造了集休闲娱乐、果品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金钱鼎生态旅游观光苑”。2015年8月,后金社区顺利召开产权制度改革会议,成为首批完成股份合作改制的社区,并以条例制度的形式规范了股民分红规则。近年来,又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积极引进实施商务港、“以地养老”等投资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的不断扩大。2018年社区集体收入600余万元。
金钱鼎生态旅游观光苑
以区域化理念促创新协同发展。2017年11月,以社区党委为主体,与青岛公交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惜福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等7家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联建共建,成立了后金社区大党委。大党委建立资源清单30项,服务清单24项,确立共建项目18个。吸纳区直“双报到”单位和“两代表一委员”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社会力量报到”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大党委”共召开共建议事会议6次,研究解决社区治理、民生诉求、志愿服务等问题35个。
大党委共建议事会
“大党委”活动记录
强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织密网格促社区治理。聚焦精准化治理,调整优化10个网格党支部,实现“一网格一支部”。按照楼栋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32个楼栋党小组,选优配强77户党员中心户,构建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网络。社区党委以网格划分党建“责任田”,统筹做好党员教育监督管理、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积极推动城管、安全、计生等资源下沉,实现“多网融合、一网统筹”,以“网格”党建引领社区综合治理,推进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党群心连心组织网格图
网格员签约仪式
丰富活动创多彩生活。社区组织开展文艺晚会、知识讲座、棋牌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社区活动中心每天开放,提供棋牌娱乐、乒乓活动、图书阅读、文艺排练等服务,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社区群众还自发成立腰鼓队、广场舞队、健身球队等多支队伍,并多次参加区级和街道的文艺汇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心关怀铸温馨港湾。社区统一为60岁以上老人订购牛奶、订做生日蛋糕,并由社区“两委”成员轮流赠送。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为领取养老保险的居民发放礼品,实现社区“老有所养”的优良传统。社区干部每月走访困难党员、困难家庭,及时送上粮食和生活用品,让群众感受到来自于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社区还坚持每月逢“零”(即每月10日、20日、30日)清扫卫生,全心全力为居民打造一个温馨、优美的居住环境,以真实的行动铸造温馨港湾。
走访困难家庭
逢“零”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