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不过2个亿,豆瓣跌破5分,谁该为《花木兰》的彻底扑街买单

2020-09-15   腹黑狗子说八卦

原标题:票房不过2个亿,豆瓣跌破5分,谁该为《花木兰》的彻底扑街买单

周末的时候,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半年的电影《花木兰》终于上线。

一个小周末过去,被迪士尼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的大陆市场并没如同预想的一样让影片起死回生,反而是送来了又一波差评高潮。截至发稿时,《花木兰》票房还不到2亿,豆瓣评分也跌破了5分:

尽管可以用扑到惨痛来形容,但只要是看了影片的,对这样的结果应该毫不意外,因为这个故事它拍得就稀烂。

相比大家印象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亦或者动画版的木兰,真人版《花木兰》拍的更像是《X战警:凤凰传奇》。

我是疯狂瞎剧透的分割线

花木兰这个角色就像个拥有超能力的变种人,凤凰是她的守护神,生活在你也分不出来哪朝哪代的时代里,本来能做个女英雄,但碍于传统只能做个骑马追兔子的家庭妇女。

这种悲剧的命运直到她打碎了媒婆家里那套典藏版茶具五件套,气得媒婆在二楼昭告全世界“花木兰不抽烟不喝酒,但她是个坏女孩”为止,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征召士兵的人来了。

国王这兵也征的很魔幻,明明反派那边都已经连下好几座城池了,皇帝跟手底下没人了似得,要求临时征兵,从头训练打造一支最强战队。反派倒是也很配合,听说了皇帝的这个计划,开始乖乖等待,眼睁睁看着这帮人从拿刀拿枪,打拳爬山一点点学起。

等这边学会了两边终于开打了,趁着双方正团战,花木兰自己跑去打野,结果就被对面的打野给控住了。反派女变种人也没想到自己能遇到一个同类,看到花木兰立刻觉得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这还打什么,当然是做她女朋友(划掉)教母了!

于是乎,也不管花木兰乐不乐意接受,巩俐演的这个反派变种人就开始了自我感动式奉献,第一次见告诉花木兰如何觉醒,第二次见告诉她反派的阴谋,第三次见干脆为她死了(可是到最后,花木兰连您哪位都不知道啊)。

有人帮忙刺探敌情,又有觉醒的超能力,花木兰就这么过关斩将一路杀到最后,还干掉反派救了皇帝。皇帝老谋深算,一边说着全世界都欠你一个情,一边要求花木兰留下来给他做公务员。

花木兰脖子一昂,老娘才不当社畜,收拾收拾回家了。

对此,皇帝很不开心,但是碍于面子他也不能撒泼打滚,于是让士兵跟着花木兰回家了,还送了把新宝剑以示诚意。至于最后花木兰同没同意影片留了个开放性结局,然后把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了凤凰,直接点题——好一出凤凰传奇!

我是剧透完了的分割线

光冲着不伦不类的故事梗概,你应该就能GET到电影本身会有多差劲。

个人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要好。

最明显的就是从花木兰身上体现出来的影片主旨,他想要强调花木兰身上有忠、真、勇,更有盖在这一切之上的、对家庭的“孝”,同时又想要通过“气”这门超能力的觉醒来展现女性力量与自我。

按照这样的思路,改编成两版花木兰是没问题的,但当这两种思想存在于同一部电影,在其所设定的时代背景下就形成了一个相互驳斥的结果。

原版本的花木兰只是个甘愿为了家庭付出的普通人,故事不存在觉醒一环,她所追求的只是平静的生活,而一个经历了自我觉醒的花木兰于情于理都不会选择回归家庭,去做一个普通人,她向往的应该是更大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矛盾点并不是一个开放性结局能够扳回来的……

之后是对于中国元素的使用。

我们之所以在开头就说看不出影片发生在哪个年代,就是因为影片对于中国元素的使用相当混乱,而且不光是体现时代背景的元素上,还包括各种各样其他方面。

福建土楼、高大的宫殿、莫名其妙的官服、老百姓的服饰与妆容;对忠、真、勇的理解,对孝的解读,超能力“气”的命名与含义;还有各种各样的武打片常常出现的场景,竹子搭建的层叠高塔、飞檐走壁、挑水桶上山……这些东西影片都涉及到了,但仔细看下来你会感觉导演仿佛一个为了完成任务在网上搜索“中国都有什么特色元素”的外国人,是什么都拍了,但什么都没拍对,乱七八糟一锅大杂烩。

除此之外,《花木兰》在角色构建上也相当平面。

上面就提到了,作为主角的花木兰从头到脚就是个BUG一样的存在,不仅为讨好不同观众而设计的元素在她身上撞了个大车,两种元素的体现也非常浅薄,尤其意识觉醒那一趴,感觉还没有遭受什么就完成了进化。

其次,巩俐饰演的反派女巫,也就是我们前面开玩笑提到的反派变种人。按照影片设定,这个角色的复杂程度和心理变化本应该与花木兰持平甚至高过她。

女巫看似能力无边、风光无限,实则一直是被压迫的一方,为求生存做了别人的傀儡,在这样的状态下见到同类,她的心情是复杂而激动的。三次见到花木兰,到最后为其赴死,这层层递进的感情过渡即便因为不是主角不需要太多笔墨去描绘,至少也应该有个简略的过渡吧?

但事实上并没有,巩皇永远匆匆来匆匆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每次再来就多爱花木兰一分,至于其中缘由只能全靠观众脑补。

男主也是如此,因为加入了花木兰自我觉醒的部分,对于营地生活的描写被潦草划过,这也就去掉了男主与花木兰之间绝大部分的感情戏码(不单指爱情),失去了很多塑造男主形象的机会,让他变成了一个只有在剧情无法继续下去时才出现的推土机。换句话说,这个角色相比其他战友没有任何特别,随时可以被代替。

还有啊,因为几乎完全删掉了迪士尼电影一向热爱的音乐元素,以及《花木兰》动画电影中很重要的喜剧元素,直接增加了拍摄电影尤其是一部不属于本土文化的电影难度。有些原本唱唱歌就能解释清楚的过度,拍成严肃的镜头反而成了难事,也因而暴露了更多逻辑上的硬伤。

最后说说刘亦菲吧~

《花木兰》口碑票房双扑街之后,身为主演的刘亦菲被diss了好半天,又是说她票房毒药,又是说她演技呆若木鸡啥的……虽然演的确实一般,但综上所述票房毒药这口锅可能还轮不到她来背,面对这支离破碎的本子,隔壁巩皇也没能演出朵花儿来。要说唯一要反思的,大概就是以后不管拿了啥大饼,咱都先别再急着贷款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