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成啃老族,不去工作,全靠父母养

2019-07-24   山河的意外

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学生从大学毕业,毕业后究竟是考研还是找工作难倒了很多人。有的学生立志考研,在大学期间就做好了考硕士甚至博士的准备。但是也有大学生毕业后发现找工作太难,进而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的。当然也有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成了一段时间的家里蹲。待在家里啃老,就是不去工作,在家靠着父母养。就连邻居们见此现状,也忍不住在背地里说闲话。父母为此劝说多次,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不过他们成为啃老族的原因各不相同。

1.工作岗位信息少,就业机会不足

如果学生在一些好的大学的话,那么有很多公司企业都会来学校招人,这就是学校的资源。所以说考上那些名校的学生一般都能找到比较不错的工作。但是在一些普通大学,或者没有公司企业合作的大学,学生基本都得自己出去找工作。不过令学生满意的工作非常难找,刚毕业的大学生,专业能力又不强的话,又没有什么特殊渠道。只能去一些小企业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的话,薪酬绝不会太高。但是学生也对这些薪酬不高的工作没什么兴趣,结果就是长期宅在家里。

2.经验不足,企业不收

大学生毕业时,学生可能没什么工作经验,但是有不少企业也会要求学生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本来就是来找工作的,没什么工作经验。那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很多学生不甘心,又频频去面试很多企业的高职管理,但结果肯定都是遭到拒绝。一开始普通大学生只能进一些小工厂,或者进一些大公司,拿着非常低的起薪,希望以后能慢慢升起来。

3.缺乏面试技巧

有些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缺乏交流能力,面试的时候准备也不充分。虽然自己能力非常好,但是并不能让面试官认识到自己的含金量。萍萍面试不成功之后,自信心受到挫折,结果就待在家里,不想去找工作了。学生们往往很重视自己的学术成就,但却忽视了面试这一关,实际上面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被录用,如何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是学生们应当学习的,有空也可以自己找一个家人或者找些朋友模拟一下面试过程,让他们给自己提些建议。你可以上网查询一些教程,网上也有详细的解说。

4.专业冷门

不少学生的专业确实非常冷漠,工作岗位比较少,学生求职遇到困难也是当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求职机会,只是不少学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结果还是屡战屡败。内心逐渐对就业排斥,但又不得不去找一份工作。甚至最后有可能转行或者自己从零做起。不过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往往是渠道门路或者机会没抓住。可以多请教一些行业大佬,或者向一些有经验的工作者咨询。能早点找到工作就尽量早找点工作,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以后求职也会更轻松。

我们常说的工作难找,是指令我们满意的工作难找。学生要尽量摆正价值观,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能力越高越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薪酬高的专业。长期宅在家里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并且消磨我们的斗志。所以趁早找一份工作,哪怕工资不高,也能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如果一直待在家里,不仅会给父母造成负担,也会荒废自己的人生。父母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送我们去上大学,培养我们成材,不是为了让我们毕业后就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希望毕业生们可以正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