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十年:深陷困境的海地何去何从?

2020-01-14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10年,一场地震夺走了31.6万人的生命。十年过去了,海地经历了什么?人们的生活恢复了吗?


十年前, 30多万海地人在一场地震中丧生,之后的腐败和政治动荡让这座小小的岛国举步维艰。上图是地震发生后几个月,市民开始重建太子港卡勒富尔-弗里尔区的一所学校。摄影:ALICE SMEETS, LAIF/REDUX

撰文:JACQUELINE CHARLES

Ketly Paul站在太子港圣母大教堂前,那里曾经有着彩色玻璃和长凳,如今变成了一堆暗淡的废墟。

2010年1月12日,一场地震重创了海地,造成约31.6万人死亡,150万人受伤,150万人无家可归。震源在海地首都西南方向24公里处。


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发生7.0级地震。一天后,急救人员对这个孩子进行治疗。虽然碎石已被清理干净,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三分之一的海地人急需粮食援助。摄影:EDUARDO MUNOZ, REUTERS

但与很多海地人一样,Paul也认为,有了人道主义救助和国际社会承诺的133亿美元,这座教堂会重新屹立起来,安全的住所将取代倒塌的房屋,在这个动荡的国家里,生活会好起来。

然而,十年过去了,海地深陷政治冲突,企业破产,经济恶化,曾经热情帮助灾后重建工作的外国人也深受打击,海地的复苏之路还很漫长。

虽然曾经遍布太子港的碎石和临时搭建的帐篷已经消失不见,但一些地方如今成了没有电、没有卫生设施、没有安全保障的长期聚居地,超过3.2万名地震幸存者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海地最具标志性的两座建筑:圣母大教堂和总统府仍未得到重建。美国和法国承诺投资1亿美元建造新的公立医院,动工六年后,由于资金纠纷,工程暂停,只留下一个空壳。

47岁的Paul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住在圣母大教堂附近的防水布下。永久住房寥寥无几,关于援助的数量和去向,争议不断。7.0级地震发生后,海地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走向光明的未来,而是遭遇了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个贫穷的国家弥漫着不满的情绪,海地人对政治领导人越来越没有信心。


圣母升天大教堂在2010年的地震中被完全摧毁。这座标志性建筑也被称为太子港大教堂,始建于1884年。2014年,它的旁边建起一座过渡性大教堂,用来举行宗教仪式,而原来这座依旧是一片废墟。摄影:ANTHONY ASAEL, GETTY IMAGES

地震之前,海地的情况正在好转。经济在增长,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投资机会,海地人自己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地震后,随着两次总统和立法选举,政局动荡加剧。这最终拖累了海地的复苏。公众强烈抗议政府腐败,不满情绪在升级,导致2019年国家政府三次“停摆”。

全国封锁在克里奥耳语中被称为“Peyi Lòk”:反政府示威者用燃烧的轮胎、石块和所有能找到的东西,把路面拦了起来,阻止人们在首都及周围,以及城市之间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停课50多天,酒店关闭,工人下岗,人道主义危机接踵而至。

反腐运动加剧了人们的不满情绪:委内瑞拉的一个石油项目向海地提供了20亿美元援助,但政府审计部门表示,这笔本应用于灾后重建的钱,被贪污了。

地震发生已经十年了,海地似乎正面临着更严重的危机:没有有效的议会和政府,海地总统只能通过法令管理整个国家。


2019年10月,数千名抗议者在太子港游行,要求总统Jovenel Moise辞职。当月,海地未能进行选举,而且选举被无限期推迟。摄影:CHANDAN KHANNA, GETTY IMAGES

与此同时,像Paul一样的海地人正在苦苦挣扎。

国内货币贬值、外国援助减少后美元短缺,十五年后联合国维和部队撤离,再加上政府经营不善,共同引发了经济危机,从而导致燃料短缺、物价飞涨、贫困加剧。2019年,反腐败抗议者关闭了学校和企业,封锁要道达数月之久。

地震中,除了一座政府部门大楼,超过10万座建筑在35秒内倒塌,海地举步维艰。除了多重危机,捐助者所谓的“海地疲劳症”,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在整个国家,在每个省,我们都失败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Leslie Voltaire说。他参与了早期灾后重建工作。

这种失败在太子港周围显而易见,甚至在那些看似成功的地方,也存在挫败。


太子港的圣母大教堂倒塌,在大教堂旁边的过渡性教堂里,教徒们在弥撒上歌唱和祈祷。10月,在宗教领袖的组织下,人们参加了反对腐败和政治惰性的游行。摄影:ANDRES MARTINEZ CASARES, REUTERS

地震发生后,虽然海地国会未能批准全国性建筑规范,但很多新酒店建了起来,且具有抗震性。然而,去年的政治危机导致国家在几个月内三次陷入瘫痪,至少一家酒店(最佳西方酒店)宣布关闭,其他酒店也在悄悄地裁员。

“没有总统,没有国家,没有省,”Ketly Paul说。

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女权主义者和一些著名的海地社会改革者丧生于地震中,他们的离去让整个国家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今天与未来的困境中,人们更能感受到这一点。

1月13日周一,总统Jovenel Moïse开始了一个人的统治,这位不受欢迎的领导人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抗议活动。

政府未能在10月举行选举,重新选出参议院的部分成员、所有下议院和地方官员,这意味着总统Moïse将通过法令管理整个国家。新的紧张局势随之而来:海地人担心他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自2019年3月以来,政府职位空缺已经引起了一些担忧,一些商业组织指责总统有独裁的倾向。

政府的缺席也阻碍了海地得到国际社会援助,联合国警告说,今年400万海地人将面临人道主义危机。

像Paul一样的几百万名海地人成为政治风暴的牺牲品,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他们的日均收入不到2.41美元,在贫困线下艰难求生。

面对这场危机,她对总统更感愤怒。Jovenel Moïse被指控腐败、侵犯人权、对经济发展管理不善。


Iris Daniel、Lovely Jean-Pierre和5岁的 Evanston Daniel站在临时避难所外,这里原是他们的家。2018年,在太子港拉萨林的贫民窟,因为黑帮争夺地盘,他们的家被烧毁。“枪声响起时,我的丈夫就站在后面,”32岁的Jean-Pierre说:“这里只有薄薄的钢板墙。子弹径直穿了过来,杀死了他。”这场战斗持续了14个小时,留下几十具尸体和变成焦土的社区。摄影:CHANDAN KHANNA, GETTY IMAGES

“总统的眼里没有人民,什么都没有,”她说:“我要在大街上待十年。”

她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门是用木板拼起来的,地板是一块混凝土板,灰色的防水布上胡乱地写着几个字母USAID,即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缩写。

Paul说,伴随着暴力抗议活动,这里犯罪行为猖獗,这意味着她晚上从不睡觉,一边躺在床上,一边照看孩子。“他们总喜欢放火,所以我要时刻保持警醒,以防不得不带着孩子逃跑。”

Paul原本在路边摆摊,随着全国封锁开始,她的生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靠卖海地私酿酒、香烟和其他买得起的货物,她甚至无法得到像样的住所。但生活就是这样,她要用这些钱给孩子们买吃的、付学费。最小的孩子Ritchielson每年的学费达51.46美元。

“全国封锁毁了我的生意,”Paul说:“再也没什么生意了。”

地震那天,Paul正坐在大教堂前的人行道上,在户外市场做生意。地面开始猛烈晃动,她赶紧拉着三个孩子跑到街上。7岁的Ritchielson当时还没出生。

今天,地震过去十年了,Paul觉得没什么值得纪念的。

“1月12日后,你还能找到点吃的,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她说:“情况变得更糟糕了。”

海地人对危机并不陌生。1986年,随着Duvalier家族近30年的独裁统治结束,整个国家经历了多次军事政变,其中一次甚至导致首位民选总统流亡海外;美国经济封锁也给海地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飓风时常光顾这座岛国,2008年,海地在30天里迎来了4场风暴。2010年的地震更是重创了海地。

但很多人觉得,当前的危机已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之前所经历的那些更加严重:武装团伙、经济崩溃、严重贪腐和民众不满全都交织在一起。


从空中俯瞰,太子港的Jalousie(左)、Philippeaux(中)和Desermites(右)三个社区融合在了一起。海地通货膨胀严重,再加上腐败、政治动荡,拥挤的贫民窟和居民饱受摧残。摄影:HECTOR RETAMAL, AFP/ GETTY IMAGES

Robert Fatton在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政治学,是海地问题专家。他说:“所有的一切都在崩坏。这是完全的权力真空。民众对Jovenel和他的政府极其不满,但反对派似乎没有能力迫使他下台;国际社会虽然不喜欢Jovenel,但也没有其他选择。”

几个世纪以来,海地的经济政治体制一直不公平、不稳定,Moïse自诩为经济改革者,准备对这个体制下手。他拒绝了要求他辞职的提议,将当前的政治困境归咎于对手和国内的经济精英。

他还否认了腐败的指控。之前,一份政府审计报告指控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挪用石油项目的资金,其中提到了他和政党的其他成员。这个项目原计划为灾后的穷人提供社会福利。

“我对海地的未来非常悲观,”作为海地裔,Fatton无奈地表示:“我只能说,历史充满了出其不意和想象不到的走向。”

“当时没人预料到海地革命,也没人预料到柏林墙倒塌,”他补充说:“而且很多受灾国家,虽然被认为腐败无能,但从中期和长期来看,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政治发展,比如韩国,还有最近的卢旺达。”

但海地不是韩国,也不是卢旺达。很多海地人仍在苦苦等待现代摩西带领他们渡过绝望之海,但这位摩西在哪里呢?反对派依然四分五裂,无组织,无法推翻这位濒临绝境的总统。

在美国的带领下,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促成海地国内对话,成立合法政府,解决政局不稳和贫困问题。


太子港住宅区的街道宛若迷宫,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在Morne-á-Tuf这样的社区,拥挤的小巷迥异于历史中心的网格状街道和广场。摄影:GAEL TURINE

“未来非常暗淡,”Fatton说:“贫困在升级,不平等愈发严重,经济被摧毁,古德(海地的货币)丧失了大部分价值,政治阶层几乎不具备合法性。所有的一切的都在崩坏,没有明确计划带领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地震前,Paul说自己曾参加过大教堂的弥撒。那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就在她的临时帐篷旁。虽然后面建起了过渡性教堂,耗资300万美元,但与原来那座不一样。

“我曾经抱有希望,”她凝视着那座被摧毁的教堂说:“我以为我们会重建。”

只要情况允许,Paul就会参加过渡性教堂里的弥撒。她的祈祷从未变过。

“我请求上帝改变一切,逆转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