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客户端讯 今天(4月20日)下午3点,浙江省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四十四场)。
记者提问:现在很多年级开学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心里很焦虑,请问如何建立心理防线?
心理学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傅素芬:
现在放假三个月了,学生长期宅家。有些孩子和家长频繁发生矛盾冲突,比如上网课时玩游戏,作业马虎,甚至不做作业。有的家长说,再不开学,我们家里就成战场了。
疫情不仅仅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学校层面,需要细心观察学生行为范围,如果有很大变化,需要和心理老师反映。学校加强心理活动课程,提高学生自我调试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等,要逐渐提高要求。
家庭层面,家长学会倾听心声,无论孩子有什么抱怨,都要放下手头工作,倾听孩子需要。比如孩子说:“我真的不想去学校?”家长可以说:“你能说说,为什么不去学校的原因吗?”而不是说“你不去学校能做什么?”要先听听孩子的心声,读懂孩子心理需求,不要指责和评判,更不能挖苦。家长要以身做榜样。
学生层面,小学三年级以上的,要知道我们也是第一责任人,要掌握心理知识。
这里有一个心理调节工具箱:
1、加强日常运动,健康睡眠;
2、对自己提要求,我要做而不是你要我做,做好每日的学习任务;
3、每天安排放松时间。尤其是初三高三,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喜欢宠物的,逗逗宠物。要保护好情绪,如果预防烦心事,可以向同学、家长、老师反映。我要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我。
如果这些还是不能安心下来,可以求助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