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在内科疾病治疗的应用

2020-04-21     经方学堂



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汪昂所撰《医方集解》,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炎和肝经湿热下注的证候。龙胆泻肝汤来源于元代李呆的《兰室秘藏》,方由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生地、木通、当归共7味药组成。临床上凡属肝胆实火和肝经湿热,可用本方加减应用。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内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将临床应用本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1、适应证


1.1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消化道传染病。


祖国医学认为主要由湿热、疫病、饮食不节等所致,但以湿热者多见。故凡有湿热证的黄疽型传染性肝炎或无黄疽型传染性肝炎,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对表现有寒热往来,右胁胀痛、按则痛剧,口干舌燥,脉弦数,肝肿大,中毒症状不甚严重者,可用龙胆泻肝汤随证加减。



1.2 高血压病类疾病属祖国医学中的“头啸”、“眩晕”、“肝阳”、“肝风”等,主要由于恼怒忧思等精神刺激,以及内伤虚损等因素,使人体阴阳消长失调,形成以上诸证。


不论何因所致,凡症见头痛、头晕、目赤、目胀、面部烘热,口渴思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可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65例,对其中肝热上扰的12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平肝泻火,酌情加夏枯草、草决明、稀签草、勾藤等降血压,头痛、眩晕甚者加石决明、珍珠母、菊花等平肝;大便秘结加大黄泻火通便;阴伤者加玄参、石斛等养阴。

1.3 泌尿系炎症 运用时既要注意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又不必症状具全,只要具备湿热症一、二症即可。


泌尿系炎症(如急性肾孟肾炎、尿道炎等)以及尿血,表现有肝经湿热者,亦可用本方加减治之。泌尿系感染多属祖国医学中的“淋证”、“庭闭”等疾病范畴,并认为病变除与肾、膀胧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外,与肝亦有关连。若肝经湿热下注,肝之疏泄失职,膀肤水道不利,则致淋独、瘾闭等病证。故临床上见有尿痛、尿急、尿频、腰痛,苔黄腻,脉弦数之泌尿系感染病人,即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之。


2、疗效


共治疗泌尿系炎症35例,全部治愈。治疗高血压病类疾病65例,治愈55例,占84.62% ;有效7例,占10.76%;无效3例,占4.62% 。治疗传染性肝炎23例,有效17例,占74.9% ;无效6例。


3、讨论


3.1 龙胆泻肝汤中的药物分别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利胆、护肝、降压、降血脂、利尿等作用。药理实验表明,方中除车前子外,均有抗菌消炎作用,故该方主治疾病大多数为急性感染性疾病。


方中的龙胆草、柴胡、甘草、生地、当归等药物还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利胆或护肝作用,故本方能治疗某些肝胆系统疾病。方中除木通、生地外,均有降压作用;车前子、泽泻、木通等还有利尿作用,故本方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3.2 本方是治疗泌尿系炎症的良方,运用时既要注意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又不必症状具全,只要具备湿热症一、二症即可。

泌尿系炎症(如急性肾孟肾炎、尿道炎等)以及尿血,表现有肝经湿热者,亦可用本方加减治之。高血压病类疾病,属祖国医学中的“头痛”、“眩晕”、“肝阳”“肝风”等,主要由于恼怒忧思等精神刺激以及内伤虚损等因素,使人体阴阳消长失调,形成以上诸证。不论何因所致,凡症见头痛、头晕、目赤、目胀、面部烘热、口渴思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可予龙胆泻肝汤加减。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65例,对其中肝热上扰的11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平肝泻火,酌情加夏枯草、草决明、稀签草、勾藤等降血压,头痛、眩晕甚者加石决明、珍珠母、菊花等平肝;大便秘结加大黄泻火通便;阴伤者加玄参、石斛等养阴取得明显疗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INNn3EBfGB4SiUwsx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