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有大量口罩,还有额温枪。”
“紧急求助,哪家有医用口罩资源速联系我。”
“公司复工需要500把额温枪,
有正规货源的来。”
……
翁某再朋友圈嗅到了额温枪的“商机”,也想做这个生意,他在朋友圈发了条求有疫情物资货源的厂家信息。没想到就是这条信息,很快引来了一串人,翁某深陷骗局,被骗170万元,悔不当初。2月25日,翁某向杭州钱塘新区下沙派出所报案。
伪造公章一段模糊视频
太轻信网友
接到报警后,警方循线追踪,发现这就是一起用“无中生有”的额温枪,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诈骗把戏,而受害人翁某轻信微信网友,导致上当受骗。
凭朋友圈介绍,翁某仅看了许某发的“厂家”杜某提供的伪造额温枪合同和印章图片,就信以为真,签了合同转了170万元货款。2月21日,翁某向许某索要工厂生产额温枪的现场图,杜某发了一个画质模糊到看不清的视频敷衍他。
通过侦查,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信息以及相应落脚点,并组织精干力量,前往广大、湖南等地,将犯罪嫌疑人杜某、黄某、许某,熊某抓捕归案。
审查过程中,杜某交代,他根本没有资质公司,手里也没有货源,就是“空手套白狼”。其他几人都只负责传递消息,坐收好处费。
额温枪生意层层设套
竟分8级下家
陈某看到发小翁某发在朋友圈的信息,告诉他杨某自称有货源,杨某收到信息后联系了黄某,黄某又联系了熊某,熊某把信息又转给了卫某,卫某把信息转给了许某,许某最终把信息传递给了杜某,就这样,听说朋友圈的朋友有货,层层设套,竟分了8级下家。
杜某交代,因疫情物资“一枪难求”,心生贪念,伪造医疗器械资格证书、提供虚假工厂营业执照公章,制造自己工厂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等图片,让上家许某更加相信会员额温枪的货源。他告知许某,手上有40万支额温枪的货源,可匀出10万支转让给她。
对货源深信不疑的许某,当即和受害人翁某联系,同意并签订了采购1万支额温枪的合同,采购价340元/支。受害人翁某支付了50%的定金,即170万元,坐等收货做生意。
85万好处费
一场注定亏本的买卖
翁某想不到是,这一串联系人根本就没货源,170万元打了水漂。
这一大笔钱到手,许某开始订货和散发好处费。她付了70万元订货款给杜某,然后给提供“翁某需要额温枪”信息的几人发了好处费,她分别转给了卫某10万元,熊某75万元 (打点费) 作为报酬。而后熊某又给黄某7.5万元信息好处费。
光光信息分红好处费,许某付掉了85万元,而她向杜某采购额温枪单价为273元/支,卖给受害人翁某340元/支,1万支额温枪差价67万,85万好处费远高于利润,这注定是一场亏本的生意。
定金付掉后几天,翁某没有等到约定的货源,2月25日他向警方报案。案件侦破后,许某退还了翁某15万元,熊某退还了15万元,而其他付出去的140万元基本被挥霍光了。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办案民警说案:
该案中诈骗嫌疑人诈骗手法并不高明,伪造有额温枪资质的虚假信息,利用被害人购买额温枪倒手做生意的心理实施诈骗。受害人翁某过于轻信网上陌生网友的贩卖“额温枪”信息,微信购买被骗。
疫情当前,购买口罩、额温枪、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用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大批量采购需要实地考察走访,不要轻信陌生网友口中所谓的“有资质”“渠道供货”等虚假信息,更不要随意向私人微信、支付宝、银行账户转账,以免受骗。
记者:千千 / 通讯员:叶展、伊芳明
审核:雷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GDUO3EBnkjnB-0z4d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