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有故事步行街,300年前只满蒙八旗出入,百姓禁止进入

2020-04-28     大侠V5

说到去成都旅游,就不得不说成都的宽窄巷子。宽窄巷子就是成都的代名词,特别有趣的是,如果你经常去国外旅游,你会发现国外有很多的火锅店都取名宽窄巷子火锅店,由此也可见宽窄巷子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很多人眼中,宽窄巷子是成都小资慢生活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一个严重商业化的景点,更有夸张的是,很多外地游客都视它为非常坑爹的景点。但即便如此,宽窄巷子依旧火爆,外地游客来成都也依旧必打卡宽窄巷子。

其实,宽窄巷子在游客人山人海的背后也有其岁月蹉跎故事。据说最早可追溯到300年的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公元1718年平定准葛尔之乱后,留选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在满城居住的只有满蒙八旗,普通百姓禁止进入。

满清没落后满城不再是禁区,寻常百姓可以自由出入,之后一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大量收购旗人家产,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 ,之后到上个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宽窄巷子是成都人记忆中最古老的符号,历经300多年的风雨飘零,曾经的少城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只剩下宽窄巷子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下孤独静守,不知疲倦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只可惜,这些故事因为人山人海的嘈杂声掩盖,而且,也少有人关注它的故事。

很多人将宽窄巷子是在老成都慢生活的代名词,喝茶,听曲,吃小吃,挖耳朵,在慢慢时光里忘记世俗的纷扰和烦忧,看上去似乎如诗如画。但是也有不少体验过的外地游客抱怨,掏个耳朵就要100块,三五分钟完事,消费啥都要思量下是不是哪里有坑?

宽窄巷子有很多特色的四川小吃店,这也是很多外地游客最爱光顾的地方,基本看不到本地游客消费,据说这也是成都人不喜欢如今宽窄巷子的原因,完全的商业化,只顾圈外地游客的钱而忽略了川味小吃的味道,最终导致外地游客对宽窄巷子的好感度下降。

在成都宽窄巷子有很多的茶楼,有的在街头露天的地方,有的是隐藏在巷子内,街头的巷子很接地气,隐藏在巷子里的环境雅致各有特色,当然价格也不算便宜,当然也不算贵得离谱,比起在商铺林立的宽窄巷子人流里挤来挤去,更建议寻个僻静的地方感受下慢的味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Bl1v3EBiuFnsJQVpv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