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主题教育多点开花见实效

2019-11-28   天天天水网

以改促变 以变促进

天天天水网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秦安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脏、交通秩序乱、公共服务差等问题,主动对标对表,查短板补弱项,紧盯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重点领域,努力以改促变,以变促进,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补短板夯基础,提升群众获得感。秦安县将主题教育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针对短板和弱项,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乱象入手,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清理市容市貌,街区“净”起来。开展楼道环境、照明、消防及公共设施的专项整治,督促沿街商铺、单位、店面、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流动摊贩进行集中经营,规范管理,对成纪大道等主干道和主要场所“牛皮癣”进行集中清理。全面加大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社区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无物业或物业管理较差的小区等人员密集区域的清扫保洁密度。至目前,督促整改占道经营30余户,拆除乱搭乱建3处,依法处罚占道经营户6户,清理城市牛皮癣300多处。整治交通乱象,道路“宽”起来。针对城市交通秩序混乱,主次干道、交通路口部分交通标识线不清晰,斑马线、车辆停止标线施划不合理等问题,在一些重点旅游路线重新设置警告标志牌3处,拆除沿路的广告牌子5处。对一些重点乡镇道路进行重新排摸,对危险路段重新修缮和补充5处,整改水毁路段2处。集中整治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行为,教育劝离车辆 30余辆,锁扣车辆11辆,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80多份。强化宣传教育,群众“动”起来。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养犬、垃圾分类及禁烟知识等宣传,推出“文明行动”小程序,开展“红领巾一条街”“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日行一善”行动,调动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切实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创建”的浓厚氛围。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在主题教育中,秦安县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开展了“垃圾革命”“厕所革命”“风貌革命”,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垃圾革命”。全面推广“三筐一桶”、“两点三场”、“一乡一站”乡村环境治理模式,配备垃圾桶1640个,垃圾转运车46辆,手推式垃圾车561辆,修建垃圾收集点729个、垃圾临时处置点76个,招聘保洁员2031人,新建垃圾焚烧站3处,整改无人机航拍发现垃圾点93处。开工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1座,在15镇完成总投资9570万元的垃圾焚烧站项目。紧盯群众需求,有力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旱厕1600元、无害化2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以财政补贴、户内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村、到户。目前,40个整村推进村全面建设完成,建成水冲式无害化公厕246座,2020年计划改造124座旱厕,建成后将实现卫生公厕全覆盖。聚焦人居环境,全面推动“风貌革命”。对辖区内人居环境“脏乱差”进行拉网式、无缝隙的排查,特别是公路和高铁沿线、河道沟渠、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村组主干道、集贸市场、果园林地、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对存在的全域无垃圾治理问题逐一建立问题台账,销号整治。创建完成了王尹镇陶阳村等4个市级示范村庄和85个省级“清洁村庄”,拆除危旧房4662院,清理塘沟398公里,清除陈年垃圾760吨,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

以平安建设为保障,严执法清隐患,充实群众安全感。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秦安县以确保群众的安全为导向,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开展了交通专项整治和隐患清零大会战,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加大宣传,交通安全“进万家”。组织各镇交管站人员,进村入户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引导群众防范和杜绝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农用车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教育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专项整治,文明执法“树形象”。通过劝导、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交通违法行为不消除不放行,不处理不放行。对长时间停放的车辆一律拖移,对夜市巷道内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宣传一起、处罚一起,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道路环境,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隐患清零,开展报废车辆清理“大会战”。开展为期2个月的报废机动车隐患清零“大会战”,全力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公开曝光715辆未报废的小型车辆,已排查完成报废车辆452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