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夏神经病学论坛在京隆重举办

2019-11-29   医脉通神经科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华夏神经病学论坛”于2019年11月23和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继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四年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华夏神经病学论坛后,一年一度的华夏神经病学论坛已经变成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的重点学术活动,也是展示我国神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本次论坛持续两日,由一个主会场和二十个分论坛组成。主会场设置在11月23日上午,在主会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长宋海庆主持,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玉平致欢迎词,王玉平主任委员对所有与会专家和学者表示欢迎,对关注的同道表示感谢,宣布本次大会首次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现场转播,让不能亲临现场的通道也能参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吕兆丰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吕副会长提到,论坛以“华夏”为名,旨在不断自勉,增进创新,在扩大学会影响力和引领我国神经病学发展上有重要作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欢迎大家参会,指出宣武医院神经科的发展离不开神经内科同仁的共同努力,“十四五”期间,宣武医院将继续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神经科医教研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继续承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年度华夏神经病学论坛。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瑞士卢加诺地区医院的Mauro Manconi教授就“REM Behavior Disorder and Neurodegeneration”进行了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的胡志安教授就觉醒系统原理与觉醒障碍进行了报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Hartwig Siebner教授进行了题为“Non-invasive transcranial brain stimulation andtherapy: persisting challenges and new frontiers”的会议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拥军教授对“血管神经病学:从历史到未来”进行了详尽的报告,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洪波教授对机器学习在癫痫脑电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报告。

各个分论坛围绕神经肌肉病、脑血管病、神经调控、癫痫、遗传疾病、神经感染头痛、中西医结合、神经重症、免疫、帕金森、神经变性病、睡眠、心身疾病、护理等方面邀请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顶尖级医疗机构的100余位专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论坛学术内容“覆盖广”:涵盖了神经病学大部分重要专业方向,“有深度”:邀请的专家或结合经典病例,或展示罕见病例,或深入探讨机制,或结合国际前沿,为参会嘉宾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盛宴,与会嘉宾讨论热烈,获益良多。本届论坛还专门设置了青年医师论坛,特邀在国内科研成果丰硕的青年医师为讲者向各位青年医师介绍做科学研究的经验,并从投稿中选择优秀论文进行了会议口头交流。现场参会的同道1500余人,大会直播平台听众4.3万余人。

论坛还开办了八个培训班:绿色通道培训班:介绍了AI智能诊疗、绿道建设、血管内治疗和卒中量表,主讲医师倾力讲解,为共同打造国内规范的绿道实践服务;神经重症培训班:来自北京、广州、重庆等9个省市自治区的神经重症医师参加并完成了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涉及神经重症基本技能,包括:气管内插管、无创呼吸机操作、有创呼吸机操作等。脑电图培训班:介绍了脑电震荡本质、正常和变异脑电识别、发作期症状识别,深入浅出地解析宣武医院癫痫中心如何应用脑电技术剖析神经疾病;肌电图培训班:介绍了单纤维肌电图、肌电图原理和实际操作演示、神经病理,带领参会嘉宾走进神经病理的世界;还有神经感染、神经心理、睡眠、科研思维培训等多个宣武医院经典实用性培训课程,吸引了众多来自基层的一线医师。

本次华夏论坛组织一个主会场、八个培训班、二十个分论坛,邀请一百多名专家学者,1500余位参会嘉宾,4.3万同道在线观会,学术内容,高端实用聚焦前沿,参会嘉宾热情满满收获颇丰。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