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一篇题为《农民禁止“外出打工”!“禁工禁养”文件已下发,老农:只能种田了》的文章,在网上的关注度非常高。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300万的阅读量,网友的评论超过7000多条。
初看文章标题,确实很具有迷惑性,但仔细阅读之后,小二黑发现,全文其实都是作者的主观描述,并未标明消息出处。文章对所谓的“禁工禁养”是这样解释的:因为现在农村环境不好,所以国家要开始整治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小厂,从而会减少农民工的工作岗位,这就是所谓的“禁工”。
而“禁养”,作者的解释更加含糊:现在农村也不随便发展了,一些养殖场是不能随便开的,需要走合理的流程,在我国农村都规划有禁养区,这也是为了缓解农村的污染。国家现在努力整治环境,但是苦了很多老百姓。
在文章的评论区,小二黑发现大部分的网友还是非常理智的,直接就提出了质疑: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消息,为什么官方网站上查不到?消息的来源是哪里?哪个文件这样规定的?
针对网友们的质疑,原作者并未作出任何回应。如此耸人听闻的标题,却没有任何证据来佐证!更可怕的是,很多网站并未审核消息的真实性,草率转发。导致这样一篇不负责任的文章短短几天阅读量就超过300万!传播范围及所造成的影响无法估量,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朋友,极易造成困扰!
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更加便捷、更加多元化,同时,也更加真假难辨。如果不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坚持一份求真的态度,真的非常容易被谣言所迷惑。
其实,任何三农政策都会有文件来源,具体文件名称,发文部委,文件编号等。只有在权威官网上能查到上述具体信息,才能判定该三农政策是可信的。
另外,在阅读消息时,一定要完整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不可断章取义。比如今年年初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其中有一段提出,要深入学习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一些自媒体作者单独把这段拿出来,作为全国范围“合村并镇”的佐证。但事实上,文件中还有另一部分,特地说明村庄规划和村庄整治是有前提的,需要有2019年底前确定村庄分类,其中只有自然条件恶劣,人口流失严重的一类,才会整治或者搬迁。
还有的作者把多个不同年份的文件,分别截取一部分,汇总在一起解读,说成是最新的政策,对农民朋友造成误导。因此,对于一些明显夸张的政策解读,大家要格外警惕,在不能确定来源的情况下,不要轻信。
同时,在阅读消息时,伙伴儿们要注意文中的措辞和细节。比如“计划完成”、“基本完成”等字眼,代表的是不出意外,预计会完成,而不是一定会完成。很多农户由于对政策表述上的误解,产生了没有必要的恐慌心理和抵触心理。
最后,小二黑也想呼吁各位媒体同行们,在发表一篇文章之前,请尊重自己的职业操守,对文章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避免被动传谣,扩大负面影响!
辽宁黑土地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