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见扬州丨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筷”来行动

2020-03-01   扬州网


“扬州好人”代表用公筷为长者夹菜(资料图片)

何为“舌尖上的防疫战”?除了禁食野味,还有一项“餐桌革命”迫在眉睫——钟南山院士等有识之士疾呼,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掀起一场深刻而全面的“餐桌革命”,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

2018年初,“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首条就是倡导“长者先动筷,夹菜用公筷”;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扬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倡导推进“夹菜用公筷”写入地方法规,这在全国是开先河之举;2月2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扬州公筷公勺推广八条新措》,“公筷行动”摁下快进键。

公筷公勺

扬州缘何走在全国前列?

2月27日,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市文明办在扬州晚报微信公众号上发起微调查。4000多个调查样本显示,扬州市民在外用餐,公筷公勺使用率达81%。此前,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显示,有59.3%的受访者建议使用公筷公勺。显然,使用公筷公勺方面,扬州走在全国前例。

2017年底,扬州赢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2018年初,我市发布“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并部署“公筷行动”3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餐饮单位和农村集体聚餐场所实现“公筷行动”全覆盖。

市文明办等单位牵头召开20多次“公筷行动”现场观摩会,组织400多场次进社区宣讲活动。“为爱夹菜,我用公筷”系列宣传活动家喻户晓,“扬州公筷”全球征集评选活动引起国内关注,收到千件创意佳作。

市食药监局向20个示范街区、200家餐饮示范店派送公筷、公勺1.5万副……市区和各县城镇三星级以上宾馆、大型餐饮单位、学校以及医院食堂先行示范,逐步覆盖全市各类餐饮单位。

去年12月30日,我市举行《扬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动员会,标志着“夹菜用公筷”从文明倡导到明文立法,扬州在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方面,开全国之先河。

在家用公筷公勺

扬州如何“快马加鞭”?

疫情之下,如何切断病毒“口口相传”的风险?“过去家庭和外界触的机会少,但现在接触得非常频繁,建议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或每人有专用碗筷。”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建议,成为全网热搜、全民热议。

调查显示,只有不足20%的扬州市民有在家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家庭“公筷行动”,何其重要,又何其难也。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知易行难,难在家庭、难在人情、难在习惯。

经此一“疫”,对传统陋习猛击一掌。推进“餐桌革命”,切断病毒“口口相传”,我们必须快马再加鞭!

《扬州公筷公勺推广八条新措》出台,为扬州推进“餐桌革命”、推进“公筷行动”指明方向。特别是倡导家庭使用公筷公勺、农村聚餐安全管理方面,举措又细又实:要挂海报、倡议书和公示卡、要摆放公筷公勺、合理膳食知识卡、文明用餐提示卡;要有技能培训、现场指导、考核机制。“三挂”“三摆”“三有”,彰显规范,可操作、可督促。

疫情之下,扬州推进“餐桌革命”,正逢其时。

借“拍手称快”之势

成“快刀斩乱麻”之事

疫情防控总攻之际,扬州推出公筷公勺“八条新措”,很多网友拍手称快。我市各级职能部门乘势各施其招、各展其能,成“快刀斩乱麻”之事。

市文明办着手对《扬州公筷公勺推广八条新措》进行深入解读,大力宣传“扬州公筷十大益处”,凝聚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共识。并联手市商务局研究制定《扬州公筷公勺服务规范》,分门别类完善公筷公勺使用规程和方法,推广辨识度强的公筷公勺样式标准,设立一批公筷公勺样式及推广使用展示点,推动公筷公勺行动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

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安全总监洪昊介绍,今年拟再选择200家餐饮示范店作为公筷公勺行动示范点,同时与总工会联合开展“职工好食堂”创建工作。近期,将对星级宾馆酒店、高速服务区、机关和企事业食堂开展公筷公勺行动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

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行动。昨天,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向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发出“公筷公勺 文明就餐”的倡议书。

街道、社区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他们一边坚守抗疫,一边宣传推动文明公筷:广陵区汶河街道“公筷联盟”餐饮企业带头推广公筷公勺;景区梅岭街道发动中小学生做家庭使用公筷公勺的带头人;邗江区西湖镇润扬社区计划每月11日设为“公筷宣传日”;昨天下午,邗江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组织“舌尖防疫 ·‘筷’来行动”宣传小分队,向居民派送公筷公勺。

通讯员 潘莉 王磊斌 高月梅 记者 胡俭 赵磊 宫鋆煜 杨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