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空模型表演队训练基地。
建设中的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19全国热气球锦标赛。
作为全省唯一的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大同主动扛起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责任,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制造为主体、运营为重点、服务为延伸、文化有创意”的国内一流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和跨界融合、联动发展、文化带动、特色鲜明的通航产业基地,在逐梦蓝天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组织硬、机制活,助力通航产业“扶摇直上”
强大的组织保障、灵活的体制机制是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前提。大同高点谋划、先行先试,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人大主任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大同市通航产业发展领导组,为通航产业在大同市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大力建设示范市的进程中,大同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地探索产业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通用航空发展新模式。“我们积极争取国家空管委、民航局等部委支持,加大在机场建设、空域规划和使用方面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空域开放范围,下放空域管理权限,更大程度地开放低空航线。”市通航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形成以大同为中心,连接京津冀和内蒙古的通用航空网络。
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大同市还将建立通航产业的统一信息系统,打造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形成网络物流交易平台,组成虚拟与实体物流的交易网络,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有政策、有资金,保障“软环境”,迎来大发展
遵循“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通用航空发展思路,大同出台了《大同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大同市建设通用航空业示范市行动方案》,完成了《大同市关于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业的实施意见》《大同市2019年推进通航产业发展工作任务表》《大同市关于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起草工作。
设立通用航空发展专项引导基金、制定《大同市通用航空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用地……一系列涉及土地使用、建设投资、资金扶持等通用航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支持和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为通航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点燃了全社会投资通用航空的热情。“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民间资本投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内外资本投资通用航空企业、机场、油料供应等服务企业,并在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方面不断地进行有益尝试。”市通航办相关负责人说。
育人才、提素质,为通航产业锻造第一资源
人才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根本。大同确立人才工作优先发展理念,依托大同航空运动学校、大同大学通用航空学院、山西通航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通过优势巩固、合作共建、专业引进、实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向着华北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大步迈进。
市通航办积极对接中国民航大学、空军研究院、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大校、大院、大所,聘请通航领域知名专家,筹备组建大同市航空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全方位、全过程为大同市通航产业发展汇聚各方才智力量。
曾为空军、民航单位输送了上千名高质量飞行员的大同航空运动学校,在通航飞行培训方面优势凸显。去年9月15日开工建设的山西通航职业技术学院,占地556.2亩,建成后将为山西乃至全国通航机场、航空公司培养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为通航示范省开辟示范市的人才道路。目前,一期工程11栋单体建筑已全部封顶,预计9月底全部完工。
全产业、有特色,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
一条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不但涉及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通用航空运营以及运营保障服务这些核心产业,还包括航空培训、金融租赁、咨询、保险等其他延伸关联产业。大同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构建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和通航产业基地。
《大同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底,大同将建成管理科学、设施先进、服务高效、收益显著的通航产业与地区经济有效互动的发展格局。灵丘县通航办主任房卫对此充满信心,他说:“发展通用航空,不仅可以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让灵丘成为京津冀地区有机农产品的供应地,还可以将灵丘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平型关品牌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相融合,打造高端旅游人群休闲度假胜地,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率。”
航空运动有特色、低空旅游有潜力、航空教育有基础、研发制造有项目、货运航空有抓手,通航产业展翼“大同蓝”,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同通用航空总体发展目标
以通用航空制造业为发展重点、以运营服务为牵引,着力打造通航“生态旅游”和“乐享飞行”两大地域航空品牌;大力发展航空特色制造、低空旅游、教育培训、应急救援、便捷物流、短途运输、私人飞行和现代服务等八大通航领域;构建全域、全季、全联通的低空航线网和空地服务保障网两层网络。力争到2030年,完成“一镇、三园、五场”的基础设施布局,形成“三区、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构建运营业带动制造业、驱动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通航产业体系,通用航空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规模超过500亿元,飞行时间超过5万小时,培育3-5家通用航空本地龙头企业,打造综合竞争力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园区,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
“一镇、三园、五场”的基础设施布局
一镇:通用航空小镇(位于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内),以“生态康养”为主题的园中镇;
三园: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园、阳高通用航空产业园和灵丘通用航空产业园;
五场:大同航校通用机场(A1类)、灵丘通用机场(A1类)、阳高通用机场(A1类)和左云通用机场(A2类);规划建设若干临时起降点。拓展大同云冈支线机场通用航空服务功能。
“三区、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
三区:围绕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园和航空小镇形成的低空经济区;围绕阳高、灵丘机场形成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以及毗邻云冈支线机场的临空经济区,共同构成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国家示范区。
多点:大同航校通用机场、阳高通用机场、灵丘通用机场、左云通用机场、云冈支线机场以及大同市内其他通用航空起降点等。
大同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建设目标
到2023年,基本建成“研发制造、特色文旅、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短途运输”五大通航产业板块。
引进10家左右优质通航企业落户大同。
培育出3-5家国内知名的通航企业。
争取通用航空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年运营飞行时间超过1万小时。
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先进、投资主体多元、合作利益共享的大同通航产业模式,将大同市打造成全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将大同通航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通航产业示范园区。
通航产业亮点纷呈
成立大同市通用航空业发展领导组,统筹各项工作落实。
获批为全省唯一的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
成立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打造高品质的产业技术、投融资平台。
以增资扩股的方式重组大同航空产业集团。
编制完成国家级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为促进通
航产业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
重新修订《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通航产业园区调规。
完成灵丘通航产业园规划并申请首批资金,将为“产城融合、军民融合、区域融合”起到示范作用。
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稳步推进。
全力推进9月中航货运复飞,实现山西省货运航空零的突破。
德国轻型飞机制造、北航蜜蜂飞机制造等制造项目有序推进。
华彬天星通航公司低空旅游、雷森通航短途运输等运营项目开局良好。
顶层设计
推动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从通用航空的基本概念到通航产业发展趋势、现状,从大同通用航空总体战略构想到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从全市通航产业空间布局到保障措施和建议,《大同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的发布,将大同市通航产业建设推上发展“快车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航产业的千亿级市场要靠规划引领。在建设全省通航产业示范市的进程中,大同以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通航产业的“成长方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依据规划,到2030年,大同市将完成“一镇、三园、五场”的基础设施布局,形成“三区、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构建运营业带动制造业、驱动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通航产业体系,通用航空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规模超过500亿元,飞行时间超过5万小时,培育3-5家通用航空本地龙头企业,打造综合竞争力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园区,使通航产业成为全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
目前,前期基础工作正有序推进——大同通航产业园以轻型运动类航空器生产为切入点,聚焦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初步形成了轻型运动类飞机整机研制、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航材生产、航油研发等多点开花的通用航空制造格局;《灵丘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大同航校通用机场(A1类)、灵丘通用机场(A1类)、阳高通用机场(A1类)和左云通用机场(A2类)入列《山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至此,大同市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优势。
多点开花
项目演绎产业发展“加速度”
大同充分挖掘发展通航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后发活力,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全面增强研发、制造和运营实力,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实打实的项目演绎着大同通航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通航产业园内,通航研发制造项目、通用航空器制造、轻型飞机制造等一大批项目建设如日中天,呈现出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
德国轻型飞机制造项目的一期组装车间已交付使用,正在进行品控中心内部装饰作业;迪默透轻型航空发动机过渡性生产车间即将竣工,迎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北航蜜蜂飞机制造项目7月中旬进入内装阶段,7月底将达到建设竣工验收条件,10月底完成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大同源达万程航空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美园正在加紧进行园区设计,设备采购和传奇飞机适航认证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低空旅游项目运营逐步迈上正轨,奠定了大同通航产业大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大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春节期间,华彬天星通航公司开展的夜游古城空中游览项目开创了全新的低空旅游“大同速度”。雷森通航具备了民航局“91部”设立的所有经营项目的运营资格,随着4·28首航仪式的顺利完成,公司成立了“135部”短途运输,将在省内开展短途货运客运项目;正在筹备“141飞行航校”,全力保障中航货运飞行员的输送及储备。
由飞行带来的新业态,就像令人惊叹不已的飞行器,不断激发着灵感和激情;由通航产业带来的新项目,就像灵活自如的飞机机翼,推动着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实现腾飞。
特色活动
带动通航产业扩大消费市场
2019大同国际应急救援展暨航空运动嘉年华将于金秋十月在云中大地“上演”,通过结合大同航空运动传统优势,以发展航空应急救援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医疗救助、抢险救灾、空中灭火、航空运动等飞行活动,推动大同市特色通航产业发展。
依托全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的优势基础,大同市以特色活动带动消费市场,提升通用航空业在区域以及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航空公共服务品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华民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重新组建了大同航空产业集团,收购中航货运航空公司,填补了大同市乃至我省航空货运专业公司的空白;20天完成从签约到落地实施,夜航低空旅游项目开创了全新的“大同速度”;雷森通航首航启动了大同市抢占低空领域开发市场,助力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全国热气球锦标赛成功举办,促进了航空体育与地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当前,大同市紧盯通用航空消费市场,抓住消费者这个“牛鼻子”,让强劲的市场需求带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助力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做大做强。现在,我们享受着低空飞行观赏古都灯会的乐趣,观赏着色彩斑斓的热气球竞相升空……未来,大同市通用航空产业将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融入全市1小时通用航空交通圈,尽享大同长城线等特色低空旅游项目;在参与滑翔机、热气球、航空模型等航空体育运动中,尽情感受通航旅游、通航运动带来的魅力。(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