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深秋,一地金黄。我裹着厚厚的风衣路过沿街的一片嘈杂。
目光被一对母子吸引去了:孩子的母亲约摸三十岁多一点,皱着的眉头下是一身普普通通的衣服,远远的我就听见她对她家孩子大声说着:“别人家孩子怎么就能考第一呢?别人家孩子是怎么学的!你再看看你,看你考的那点分吧!”
在这个母亲旁边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耷拉着脑袋,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路过时我特意看了那个小男孩一眼。委屈的不行,眼睛里似乎还有泪水在打转。
别人家孩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是自己父母嘴里无法超越的命题。咿呀学语的时候,有别人家孩子学说话更快,考试的时候,有别人家孩子更刻苦,成绩比你好,以后工作了,还有别人家孩子工资更高。
别人家孩子往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别人家孩子往往刻苦努力次次第一。别人家孩子虽然那么好,但是请不要对自己孩子总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因为这样,真的很容易毁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需要同学回答时,往往会有两类学生:一种学生敢于直抒胸臆,知道把自己的所想表达出来;一种学生却扭扭捏捏,即使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敢表达。
假如你问这些同学为什么不敢积极的说出来,他们给你的答复往往是:万一别人家讲的比我好呢。对的,就是这个“别人家”。孩子从小的一切理念以及社会观,人生观。
无外乎都是他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以及人物传达给他的,而他所能接触到的他认为最为权威的观点,又无外乎他的家长和老师。
假如总是给他灌输的思想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完美无缺,他永远比不上这种思想。那这个所谓的别人家孩子就永远会是孩子心中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有个朋友说自己从小被拿来比较,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了,还是被自己的妈妈拿来比较,自己一辈子都在这种环境中无法挣脱。
在他的潜意识里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是有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存在是永远高于他的。
长此以往,那必然会是不自信的,并且以后做事情也都会是畏手畏脚的,这种伤害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每一个孩子,包括每一个大人,其实永远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有潜质的。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即使有一个方面比不上其他的人,也只能说他擅长的点不在这里。
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的智商高低一说,学习成绩也永远不是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分水岭,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的总是建立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完美形象压着自己的孩子。
并且有的时候,别人家孩子这个形象可能只是父母们杜撰出来的。
有一次和一个老友闲聊,他跟我说他高中大学最大的敌人就是父母嘴里的一个别人家孩子。
虽然已经大学毕业,他依然记得清楚,他母亲单位上同事的孩子,也就是他母亲嘴里的人家孩子,是一个往往凌晨一点钟睡觉,凌晨四点钟起床还要学习,最后考到了985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在大学时也不管家里要生活费,国奖省奖拿到手软的别人家孩子。
后来读大学时,一次坐公交,他偶然碰见了他母亲单位上的一个同事,耿耿于怀的他提起了这个优秀的同届学生,却发现和他同届的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名牌大学生,只有一个当年高考成绩平平的学生。
说完这些他笑得不行,说他终于摆脱了别人家孩子这个阴影。
何苦呢?
他母亲的初衷一定是为了他能好好努力学习。所以给他构建了别人家孩子这么一个完美的形象。
但是这样在无形之中也让他活在了别人家孩子那样的一个阴影下,带着枷锁在生活。
他说那时候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总有一座叫做“别人家孩子”的大山压着他,无意中问明白以后,从头到脚都觉得轻松了不少。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时间,空间,使得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老先生如是说到。
在我眼里,让孩子自信起来,在表达上大胆起来,不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命题下,就是对于孩子的一种很大程度的心灵解放。
今天有别人家孩子,明天又有别人家这个,别人家那个,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做自己,自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去努力才是生活最好的状态,可以去学习别人家的长处,但是永远不要去比较。
八年前我还在读高中时,有一个同高中的学姐跳楼自杀了。原因是那时候的“尖子班”有一个流动机制,在校内的月考名次达不到尖子班所要求的名次。
就不能留在“尖子班”了。这个学姐,从”尖子班”出去的第二次是在刚上高三,没耐住家里和学校的双重压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听闻她家里也彻底乱了,她母亲总是喃喃的自己念叨:要是我不总是让她和别人比就好了。
我想:“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一定曾经她母亲常对她说的,她应该是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进“尖子班”,成为学校,成为她母亲所设定的那个“别人家孩子”。
成功了又失败了,成功了又失败了,高三那个紧要的关头,花季的女孩,心理承受能力哪有那么大。
后来过了一阵子,县城里所有的高中都取消了所谓“尖子班”的那么一个机制,再后来读大学的时候问起读小学的小侄子的成绩,问他在班级多少名啊,他说他们现在都不排名次,老师说每个人都是第一名。
真好,每个人都是第一名。
多去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那里光芒万丈,让他永远是他心里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