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民俗知多少?点进来瞧一瞧

2020-01-29   悦读越乐

每到正月初五零时,人们就要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这一天,人们都必须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表示一年都不为贫穷饥饿所困扰。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初五又有哪些习俗?


一、破五

正月初五又被称作“破五日”,人们认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百事禁忌,人们的很多活动都受到了约束,诸如不准妇女串门、不准动针线等。

初五这天也有禁忌,比如这一天不能用生米做饭,必须吃饺子等。

但是过了初五,这些禁忌都可以破除了。因为初五过后人们便要开始工作,商店开门营业、学子返回学堂。


二、祭财神

祭财神不仅是南方的传统,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三、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四、扫房子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如果要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

可到破五这一天,就可以就行打扫了。并且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


五、接路头神

路头神又称五路神,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财货需要通过路才能通行,故人加以祭祀,希望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

有些地方认为接路头神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是因为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相牵连。


六、吃饺子

除了年夜饭要吃饺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特别的是,在今天津及附近地区(例如沧州市),还有"包饺子,捏住小人嘴"的习俗,说是让小人来年闭上嘴,少说坏话。


七、开市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民间以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也有人说,人们一年的财运都是由财神决定的,赶在财神的生日开市不论你的生意如何,这一年的财运都会很旺。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知识分享也尊重原创,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后台留言联系小编,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