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炒茅台,赚钱比炒房还要快

2019-08-10   股经汇

近日有行业媒体报道,53°飞天茅台的终端零售价已经接近3000元!

茅台酒彻底涨疯了,官方控价徒劳无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茅台酒市场的稳定。对此,茅台董事长表示:以后买茅台要刷脸,坚决遏制黄牛搅局,将酒卖给真正喝酒的消费者!


1、炒房不如炒茅台

炒茅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炒茅台比炒房更暴利。

纵观茅台的历史,可以用“一路上涨”和“一瓶难求”来概括。

以普通茅台酒为例,1951年,出厂价是1.28元;2000年,涨至185元;2012年,提高到了819元;2018年,涨到了969元。一个大众消费品,价格能涨1000倍,实属罕见。而年代久远的茅台酒,更是卖出天价。

2017年,在荣宝斋春拍上,一瓶1957年产的“金轮牌”外销茅台酒,拍出了253万元的天价,堪称“液体黄金”。让人称奇的是,茅台卖的越贵,越是难买。

53度飞天茅台经常是一瓶难求。茅台的官方电商平台显示,各种规格的飞天茅台酒长期处于缺货状态。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网站上飞天茅台也是经常断货或加价出售。

在去年11月24日-12月31日,茅台机场贵州茅台专卖店举办了一次促销活动,茅台机场的旅客,可凭当日纸质登机牌及本人身份证,以1499元/瓶的价格购买2瓶茅台酒。如果在茅台机场往返的话,就能以1499元/瓶的价格购买6瓶飞天茅台酒。

消息一出,就一下子引爆了采购潮,大批“黄牛党”专门坐飞机跑去抢购茅台,想要发一笔横财。当时茅台真实的市场价格在1800元/瓶左右,茅台机场的售价是1499元/瓶,每瓶差价约300元,每人最多买6瓶,一进一出就净赚1800元。

很多人除了自己买,还会雇人买酒。有一位黄牛透露,如果不是因为资金有限,一个月能赚200万!

这赚钱速度,比炒房快多了。


2、一瓶难求茅台酒

茅台酒有多难买,连不喝酒的人都知道。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产量问题。

1975年的时候,周总理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下达了一个任务,让他复制茅台。

据说当时副总理方毅带了一批人把茅台酒的所有流程工序和设备,甚至制酒的老师傅都带走了,连茅台酒厂的灰尘也装了一箱子带走(里面有丰富的微生物,是制造茅台酒所必需的),在遵义找了个山清水秀、没有工业污染的地方,按照酿制茅台酒的工艺,用当地非常纯净的水,利用灰尘中的微生物重新制作。一共进行了9次周期,69次实验,但最终在1985年宣告失败。

天时地利人和,茅台酒只此一家。而茅台酒又属于酱香酒,酒的产量,取决于“基酒”的产量。优质基酒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这就导致茅台酒的产量一直受限。

2017年,茅台集团包含系列酒在内整体产量只有6.38万吨。而主打浓香型白酒的五粮液集团一年能生产18万吨,几乎是茅台的3倍。如此低的产量,当然是供不应求。而长期的供不应求,就有人囤积炒作。

黄牛开始倒卖、囤积,肆意推高价格,价格越高,套利的空间越大,投机的力量也就越大,最终将茅台酒推入了一个“越难买越贵、越贵越难买”的死循环。

2017年,为纪念茅台机场通航,茅台推出价格1798元的纪念版茅台酒。很快,这套酒就被炒到了8000元以上。

茅台集团之前也尝试过“打击”投机。

每逢旺季,茅台集团都会加大供应量,稳定价格。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价格短时间调整过后,又会迅速回升。其实,茅台集团也是投机的间接受益者。

说是黄牛搅局,但炒作也是市场活跃度的表现,市场越活跃,关注度越高,话题性就越强,越能提升市场需求。投机行为制造了需求短缺,营造了“饥饿营销”的氛围,也助推了茅台的销量上涨。

茅台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说明了一切。2001年8月27日上市之时,茅台市值尚不足百亿。截止今日收盘,茅台市值1.2万亿。百倍涨幅,不仅让其他白酒望尘莫及,连房价也要自叹弗如。

显而易见,茅台酒的高售价,支撑了茅台酒的高股价。这背后,谁能说没有投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