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当家塘”再当家

2019-11-26     迎江区委宣传部

  “当家塘”,即老百姓家门口的池塘,虽不起眼,但却和村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在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挑起大梁。近日,我市启动全市范围内的河湖“五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农村塘坝整治亦在其列。

  11月22日下午,在迎江区长风乡高松村的一片竹林凹处,活水正源源不断地向一处“当家塘”潮家塘注入,整治后的池塘岸线顺畅平整。不曾想,五天前的这里还是一方“平地”,筑满垃圾,杂草丛生。

  “以前的潮家塘能养鱼,后来塘边盖过一阵子养猪场,产生的垃圾全倒进了塘里,臭气熏天。”这可苦了住在塘边的村民潮龙华一家人,“之前的潮家塘根本不能叫水塘了,淤泥垃圾厚到人能在上面走,但没想到今天也能恢复生机。”

  “当家塘”的环境得到彻头彻尾的整治,最高兴的莫过于塘边的村民,最支持的也是塘边的村民。紧邻塘边的是村民潮兴长家里一块两亩的油菜地,眼下正是油菜生长的季节,而潮兴长的地里却不见半点绿色,满是黑泥。得知“当家塘”清淤需要空地,潮兴长二话不说铲平了自己的两亩油菜。

  “从塘底清出的黑泥放到别处没有价值,可在农村庄稼地里仍是尚好的肥料。”迎江区长风乡高松村党支部书记鲍平说,于是,村里向塘边的村民租用了菜地用来存放黑泥,并给予一定的补偿。

  本月中旬,迎江区长风乡启动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河流、湖泊、塘坝和沟渠制定了明确的整治标准。

  长风乡高松村地处丘陵地带,今年的干旱天气使部分“当家塘”日渐干涸,对于距离水源较远的“当家塘”采用分级提水的方式,重新注入活水。“这潮家塘的水是从南一支渠途经一处小塘引来的,共用了三台抽水泵和600米水管。等水蓄好后,将在岸边种上植被,恢复水清岸美的景象。”高松村党支部书记鲍平指着注入潮家塘的水管向记者介绍道,整治后的塘坝管理责任将落实到位,安排专人管护。

  像潮家塘这样的“当家塘”,高松村共有三十余口,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家塘”水清见底,是村民们的饮用水源。近年来,随着自来水入户,“当家塘”的作用渐渐式微。“前期村里已经整治了17口‘当家塘’,今年计划整治8口。”高松村党支部书记鲍平说。

  离高松村村部不远,是相邻的锅子塘和朱小塘,村民正在自发地锯掉塘边杂草,为下一步清淤工作做着准备;另一头的蟠龙组水塘里,一台挖掘机正开足了马力在施工,一铲接一铲的淤泥从塘底被清出。要不了多久,这些整修一新的水塘将会重新引入水源,继续为村民提供蓄水灌溉的功能。(记者 江玥)

  刊载于11月25日《安庆日报》5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wcgqG4BMH2_cNUgiD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