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防治新冠肺炎

2020-02-18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全面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积极贡献中医药力量。

一是中西并重,在“合”字上建机制。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的通知》、《咸阳市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指导方案》。市卫健委和辖区内13个县市区都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指导各定点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组建了中医药治疗专家组,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确保中医药及早介入确诊病例治疗和疑似病例干预。

二是固本培元,在“防”字上显优势。充分利用属地“一校两院”中医药优势资源,指导辖区内各县市区、各定点医院利用电视、广播、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部分开展在线问诊服务,指导普通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合理进行生活调摄和营养食疗,科学服用中医预防方药。陕中附院、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院等市级定点医院和三原、乾县、泾阳、礼泉、武功、兴平、永寿等县市区中医医院为一线医务人员、住院门诊患者、检查检疫隔离点工作人员等免费发放新冠肺炎预防汤剂,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信心。一级响应启动以来,全市共免费熬制发放预防汤剂10000多服,受到各单位工作人员的欢迎和赞誉。

三是辨证用药,在“治”字上下功夫。该市8所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开设发热门诊,规范开展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和排查诊疗工作。各定点救治医院和中医医院针对不同证型和不同人群积极开展辨证施治,推广使用中省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尽早为确诊、疑似患者及隔离人员提供中医药预防治疗。截止2月17日,该市疑似病例4例,除一例病情好转停止用药其余3人全部使用了中医药;在院确诊病例10例,9人使用了中医药;治愈出院患者6例,5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市中心医院于2月7日开始根据患者中医证型采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及疑似患者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截止2月18日,10例患者(其中6例疑似、4例确诊)服用清肺排毒汤2剂4次以后体温下降,服药6剂12次以后9名患者体温接近正常,6天治疗后患者乏力、咽痛好转率达到80%,5人咳嗽症状好转。通过患者入院时CT征象与治疗3天后、6天后、11天后比较发现,服用清肺排毒汤治疗3天后患者CT检查显示没有加重表现,6天后30%患者出现好转,11天后80%患者好转。

四是继承创新,在“研”字上寻突破。建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日报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参与率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判,进而指导市级各定点医院开展临床防治新冠肺炎科研工作。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张学文结合陕西本地情况和60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研制出新冠肺炎预防方参花解毒汤,免费推荐给群众使用。市一院以传统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气象医学、环境医学、流行病学分析武汉去年冬天以来气候异常,产生岭南高温与霉雨天气等非时之气滋生蔓延疫戾之气,因地制宜结合中省中医诊疗方案,研究出了扶正防冠汤、克毒保元汤、灭冠熏蒸散、避冠香囊、防冠茶饮等中医药防治方案。市中心医院《清肺排毒汤治疗2019-nCoV普通型肺炎疗效分析》获批陕西省2020年度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应急专项首批立项项目。

五是响应号召,在“援”字上献爱心。陕中附院、二附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按照中省统一安排,选派精兵强将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陕中二附院、陕中附院先后选派3名护士参加咸阳市第一、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赴湖北武汉。随后由陕西省名中医、市级突出贡献专家、陕中附院副院长雷根平带队,陕中附院、二附院31名中医、呼吸、传染、重症、护理等专业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援鄂国家(陕西)中医医疗队,赴武汉开展援助工作。目前,该医疗队已于2月14日进驻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方舱医院开展救援工作。

(咸阳市卫健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s4UWHAB3uTiws8Kwm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