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餐饮业遭遇滑铁卢。伴随着防控形势的好转,3月22日,济南市下发通知,提出酒店餐馆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恢复堂食。近日,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针对一个月来济南餐饮业复苏情况展开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已恢复堂食的餐饮店目前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上座率较前期有所上涨,复苏迹象明显。但相比疫情前,消费者外出就餐意愿仍然较低,提振餐饮消费需多方发力。
过半受访者已外出就餐,14.6%的人订过外卖
本次调研,在济南市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共完成171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从19岁至75岁之间的群体,其中,外出就餐相对较多、消费能力较强的30-50岁之间群体占74.9%。调查对象职业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
调查显示,堂食放开后,7.0%的消费者外出就餐水平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48.6%的消费者偶尔外出就餐,14.6%的消费者会订外卖,另有29.8%的消费者坚持在家做饭。在就餐次数上,恢复堂食后9.3%的人外出就餐4次或以上,较疫情前下降24.5个百分点,外出就餐1—3次的占到了48%。
独立店面的特色酒店最受欢迎
在影响外出就餐的原因中,卫生安全保障是首要因素(占84.8%),之后分别是食品口味特色、就餐环境气氛和餐饮价格。在就餐选择上,独立店面的特色酒店目前最受欢迎,58.5%的人在疫情完全结束前喜欢去此类酒店。其次是大型综合商场内的时尚餐饮,因就餐环境、卫生安全等优势也得到了45.6%消费者的欢迎;之后为连锁快餐店,有22.8%的人选择。另外,酒店开展的线上外卖,也得到12.3%的消费者认可。
疫情完全结束后,餐饮业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这份调研显示,38.0%的消费者表示疫情完全结束后,外出就餐次数与疫情发生前基本持平;有38.0%的消费者表示可能会减少,16.4%的消费者表示可能会有所增加,只有4.7%的消费者表示会有较大的增加。调查认为,疫情结束后餐饮业消费并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反而可能会减少,显示出消费者对外出就餐更加理性。
提振餐饮消费仍需多方发力
调查结果认为,当前济南市餐饮企业疫情防控方面落实的比较到位,体温检测、环境清洁、消杀、通风、限流等措施执行比较严格。但多数消费者对前期的疫情发展仍心存恐惧,且仍有不少居民认为就算境内疫情结束,但国际上仍在大面积流行,对外出就餐特别是聚餐仍有较重的戒备心理。此外,对餐厅的防疫卫生是否落实到位,消费者仍存在一定顾虑。
针对提振餐饮消费,调查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的“官方宣传”阵地,尽可能的打消市民顾虑,提振餐饮消费信心。同时,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意识,以更人性化的服务及时解决餐饮行业企业所需。比如给予尽可能多的政策倾斜、对餐饮行业给予贴息贷款支持、研究适当发放餐饮消费券等。此外,对监督检查的餐饮企业疫情防控以及食品安全等情况,通过媒体网络实时发布,给社会公众吃下定心丸。
同时,餐饮企业也要积极通过网络、平台等进行宣传,展示企业自身的疫情防控执行情况。另外,企业也应及时调研了解消费市场变化,拓宽销售渠道和方式,考虑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谋转型寻突破,力争渡过难关,迎来餐饮行业的新一轮启航。
记者:高家涛
通讯员:于涛鹿燕
来源:济南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