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克服疫情影响,高新区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立足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赢疫情保卫战的同时,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精准服务,实现外贸外资的稳定发展,打出了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硬核组合拳。
一、强化调度,积极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复工复产是克服疫情影响的第一步,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下,第一时间建立全区外经贸企业日调度机制,将全区136家外贸企业、16家外资企业、4家外经企业全部纳入,在确保疫情防控稳定的前提下,指导帮助外贸、外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逐家落实企业复工计划,指导企业办理复工备案手续,全面做好返岗人员管理,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坚持日调度日汇总,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对暂时不具备复工条件的,靠上服务,指导企业积极做好各项复工复产准备工作,达到条件后第一时间复工复产。截止目前,全区136家外贸企业,已复工135家,复产率99.26%;16家外资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率100%。
二、统筹资源,协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短缺问题。企业复工复产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各种防疫物资缺乏,如不能第一时间解决,复工复产将难以持续。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高新区积极调度外贸外资企业的口罩、测温仪、酒精等防疫物资的储备近况,广拓渠道,多方筹集,多措并举,共为外贸企业协调解决口罩2万余只,测温枪30余台,有效缓解了企业面临的防疫物资缺乏问题,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三、精准服务,积极为企业解决各类实际困难问题。企业复工复产初期,如何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如何解决员工返岗问题,如何解决原材物料及运输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针对企业需求,以重点企业为核心,有步骤、分阶段开展精准服务,积极为企业解决各类实际困难问题。对爱舒乐、金湖彩涂、新丝路等区内重点外贸企业靠上去服务,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保证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复产。协助爱舒乐卫生用品、新丝路工贸、鲁润净水、解决原料运输问题,保证企业复工后原材料供应问题。通过发放APP调查问卷和转达《致在鲁外商投资企业的函》的方式,持续为外资企业提供贴心周到服务。对于爱舒乐卫生用品公司新上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和医用隔离服项目,一方面督促生产设备尽快到厂,另一方面借助各方力量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生产资质申报工作,确保企业早开工、产品早投放市场。目前,该企业生产的口罩即将投放市场,可以极大缓解全市医用口罩短缺的局面。
四、兑现奖励,强化外贸外资企业财政扶持。为有效解决因疫情导致的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高新区多方筹措资金,积极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临高管发〔2019〕4号),为全区62家外贸企业兑现2019年出口增量奖励补贴192.48万元,为外资企业兑现2019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奖励资金1591.1357万元,极大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增强了外贸外资企业的发展信心,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
五、梳理政策,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疫情期间的政策措施。全面梳理疫情期间中央、省、市、区级出台的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的政策文件,印发《临沂高新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政策汇编》,进行“点对点”精准推送,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加强政策执行落实,全面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融资补贴、用工补贴、展会补贴等惠企政策的稳步落实,企业正逐步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六、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外资项目建设进程。全面梳理当前外资项目,充分发挥外资企业服务大使作用,密切跟踪在谈项目进展,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简化办事流程,在工商登记、银行开户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保障疫情期间外商投资顺利进行,及时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外商投资按计划进行。密切跟踪波澜健康、百鸿跨境电商、宏领智能科技等在建项目和奔驰利星行等在谈项目,为项目建设及招引提供即时高效服务。同时,通过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通过全面落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活动实施方案》,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为外资企业与外资项目的招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软环境,助力全区外资项目招引。
一年之计在于春,疫情虽未过去,但春天已经来到,高新区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克服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促进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外资招引稳中提升,助力高新科技城建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高新区经贸局 张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