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比手机,更需要你的体温。
“第三者”
回想一下,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光献给了手机?
起床第一件事,先玩20分钟手机。
刷刷新闻资讯,看看昨夜今晨,错过了多少人给你发的消息。
上个厕所,手机也形影不离。
盯微博、看微信,甚至来局王者荣耀,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一想,每天陪在我们身边,
跟我们关系最亲密的,好像不是恋人、朋友或家人,而是坐卧不离的手机。
如果这个亲密无间的“伙伴”一时间被P掉,那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不能在一起,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时,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一对刚办完婚礼的恋人,礼服都来不及脱,便双双掏出手机。“第三者”,何需是别人?
周末难得的亲子时光,孩子一脸落寞地望向远方,老爸一脸严肃地盯着屏幕,
多少本该是欢笑愉悦的时光,就这样消失在闪烁的荧屏。
人总是专注于远方的浪漫,而忽略当下的绚丽。
这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你应该不陌生吧?
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不过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将其如实记录了下来。
他不言不语,却简单深刻地戳痛了我们正在做又忽略的生活现实。
“我并不是要告诉人们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而是希望人们专注当下。”
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说起这一组照片的灵感来源,Eric也有些唏嘘不已。
“那天我坐在咖啡馆,无意间抬头看见隔壁桌的一家人,看起来丈夫、妻子,几个孩子围在桌前非常和谐,但又显得那么隔离,爸妈都在自顾自地玩手机,几个孩子人手一个Ipad,妈妈偶尔抬头望向窗外,身边都是最亲最爱的人,却为何如此悲伤孤独?”
被这一幕场景触动的Eric,回想一下惊奇地发现:
包括自己在内的身边朋友、家人,好像都是这种状态。
手机本是用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天涯海角的两个人,看见彼此的容貌,听见彼此的声音,
却为何这件伟大、功能又日渐完备的发明,如今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一步步将我们“绑架”。
走路的时候,在低头玩手机。
处在马路中央的危险地带,也浑然不知。
每天都有低头族,因此丧命。
骑车上路,会因为一条消息,驻足停留。
开车等红绿灯的间隙,也会赶紧掏出手机,手机里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朋友间的聚会,再也不是欢声笑语,这可能也是你有朋友,却也倍感孤独的原因。
连理个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黑匣子”。
这里面,究竟是有多少宝藏啊!
手机里掌握的讯息,真的比老师面对面授课给你们的更多?
一次次的闪光灯,以及坐在身边的朋友,也不及那五寸小天地营造的精彩。
抬头即可见的风光美景,也成了走马观花,美景的唯一价值,成了发朋友圈炫耀的“虚荣”。
墓地中另一个世界的他,能接通你手中的电话?
不知不觉间,我们似乎浑然忘却,人心最柔软的一刻,来自于眼神的交融触碰。
这世间的阳光、微风,不在你的手机照片中而在你抬头的时候。
口口声声说自己最爱朋友、家人,却把大把时光献给了手机。
其实,你爱的人比手机更需要你的体温。
五寸天地里的世界,没你想象的精彩,
滑动手指悄然流逝的时光,才是最该珍惜的现在。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