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念是驱使人行动的内在因素,人欲望越强,活得就会越累。
知足常乐,不仅仅是四个字,它蕴含的人生哲理很深。学会满足,才会快乐,世间这么多可以追求的东西,如果都想要,肯定很难满足。
你拥有多少,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如果你满足,那你得到的就很多,不满足,精神必然是空虚的。
想要的得不到,肯定会很累!但需要的都已拥有,人生就会特别满足,内心满足,精神才不会空虚,不空虚,人才会得以幸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能尽如人意,倘若都要一一计较,幸福感就会大大降低。
学会满足是处事的豁达,是开朗的气度,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很容易得到快乐,幸福是属于他的,反之,很容易产生对生活不满的情绪。
欲望太满,必然不会快乐,你不幸福,是想要的太多
前阵子听到一个故事,是一个读者谈他学习经历的事,他说他成绩很不错,在班里总是前三,可就是拿不了第一,那是他唯一的目标。
他总觉得,想要的第一就必须什么都会,所以一个难点也不放过,可是人的精力有限,难免会顾不过来,况且有些难题就是攻克不了,后来他向考第一的人请教。
往后,他再也没有把自己逼得太紧,学习轻松了很多,成绩也进步不少,整个人都变快乐了。
这位读者,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实际感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些东西,太过于执着,反而会让你失去更珍贵的。
快乐人人都想要,但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因为弄错了真正能让你快乐的东西,而幸福也很简单,得到就珍惜,失去就放下,幸福与否,不过一念之间而已!
其实不仅是学习,工作里,生活中,都是如此,对于那些再努力也得不到的东西,不如放弃,丢掉他们,会发现自己很“富有”,使你不快乐的,可能就是过多的欲望。
欲望本就无休无止,如果想要,恨不得全世界都是他的,可人生总要达到不了的地方,我们能控制的,唯有自己的欲念。
人生就像一条流动的河,得到又失去,但总量总是不变的,能够永恒和唯一的东西不多,只要你认定自己的人生是满的,那就会像河水一样很慢。
有追求,有目标是可取的,但要有个度,脱离生活实际的欲望就会变成奢望,很难变成现实。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看到好的,想要的东西,我们很难不心动,但人贵在对事物能做出判断,什么该争取,什么不该争取,都有定论。
有些努力过后还是得不到的,就应该放下,总是纠结于得不到或者已经失去的东西,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幸福评判的标准,从来都不是你得到了什么,有些人拥有了很多别人没有的,财富,金钱,地位,无一不缺,但就是不快乐。
这说明不是什么都要得到,只要你自己觉得够了,那人生也就满足了,快乐幸福自然属于你。
佛家有云“执于一念,则受困一念;放下一念,自在于心间!”有时候幸福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你放下了什么。
欲望太强,得到的再多都不会感到快乐,能放下,能看开是种难得的心境。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什么都想要,又很难什么都得到,自然会不快乐。
很多东西其实都是虚拟的,它存在于精神世界里,不可像金钱一样用多少来衡量它的价值,当你自己感到满足时,生活就已经很富有了。
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无须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人生。
可能在外人眼里,你已经很出色了,只是自己还不满足,所以你不幸福,很可能是想要的太多,知足方能常乐。